“是!奴才遵命。”梅嬷嬷应道。
***
胤禛听到苏培盛的,“报喜”,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御笔啪的一声扣在了御案上,脸黑得可怕。
苏培盛站在一旁努力的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就怕胤禛把气撒在自己身上。
要苏培盛说,三阿哥弘时真当是没脑子,皇上都那样表明对守孝之事的看重,以证明自己对先帝孝顺。
结果三阿哥弘时却来了这么一出。
这比当年大阿哥胤禔在孝庄文皇后的灵牌前告诉对方,大福晋有孕的事情,还要让人无语。
毕竟当年大阿哥胤禔那事只能说是运气不好,正好怀上了。
但三阿哥弘时这里,可就怎么洗都洗不掉。
“不孝”的头衔,死死的扣在三阿哥弘时的头上。
然而事实上,胤禛的确生气,听到消息后,的确是气极了。
但很快冷静下来的胤禛,不信自己的儿子会有那么蠢,再加上这段时间朝堂众人催着立储,所以胤禛一下子就想歪了。
【自污吗?】
胤禛抿了抿唇。
在觉得自己争不过弟弟的情况下,就选择自污,以求未来能在弟弟继位后,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甚至于康熙朝时期也来了这么一出。
不过不是胤禛的兄弟,而是他的堂兄弟裕亲王保泰,在继承裕亲王的爵位后,为了不吸引人仇恨,来了这么一出自污,也是孝期怀孕。
这办法倒是立竿见影。
胤禛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蠢货,所以立马想到的就是自污。
他当然是高估三阿哥弘时了。
但好在以胤禛现在皇帝的身份,也不可能直接挑明了去问三阿哥弘时,而三阿哥弘时也不会挑明了说出来,这误会怕是要一直这样误会下去。
不过这事一出后,在后宫影响并不大,但在朝堂上却引起了不少暗潮。
有些坚定反胤禛的人,就觉得胤禛之前各种说自己孝顺先帝,都是假的,三阿哥弘时的行为充分的说明了这一事实。
所以坚决认为胤禛不是先帝指定的继承人,他肯定是篡了胤祯的皇位。
大家要联合在一起,推翻他。
虽说这种暗潮形不成主流,但有这样的苗头就十分危险。
毕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第270章 秘密立储
胤禛意识到这种严重后,就一直在让人盯着事情的发展,自然也发现了那些心怀鬼胎的人。
对于这事,胤禛并没有多生气,对此他是心知肚明,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于他继位成为新帝这事不服气。
只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敢把这事摆在明面上来,只敢在暗地里恶心自己。
一如胤禩等人。
玩的都是冷暴力不合作,就是故意搞些让人一眼就能看破的小错误出来,恶心他而已。
毕竟这种事情,胤禛可以责骂责罚胤禩,但这种责骂责罚都会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伤不了对方一根汗毛。
不是恶心自己,是什么?
更何况胤禛还发现胤禩等人之前竟然在接触自己现在唯二成年的儿子,虽说弘时和弘昴并未搭理这些人,但这是弘时和弘昴孝顺,而非这些人没有干这事!
小心眼的胤禛自然在心里给这些人记了一笔。
把如今四处拱火的人都暗暗的记在心里后,胤禛开始了自己的动作。
对于立储这事,这些日子他又认真、严肃、仔细的想了想,然后彻底确定了决心。
八月十七日,胤禛在乾清宫西暖阁召集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及九卿,甚是严肃的对着众人说道:“诸王大臣奏请立储之事,朕已知晓,然圣祖付托神器之重,安可怠忽,不为长久之虑乎?
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定。”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皇上真是……想要搞一言堂?
就如先帝早年一意孤行将胤礽立为皇太子一般,当今这位也想玩一言堂吗?
这……
这不是日后夺嫡之事,就没有他们的事了?
那还怎么争从龙之功呀!
不过还没等这些人脑子转回来,作为胤禛铁杆的怡亲王胤祥就立马跪下磕头道:“臣等谨遵皇上圣旨。”
怡亲王跪下去了,胤禛的其他心腹,或者是偏向胤禛的人,也跟着一起跪了。
有人跪了,若是其他人不跪,那不就是表明自己反对嘛!
可这事一时半会儿他们还真想不出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来,总不可能正大光明的说:爷要挣从龙之功,所以你们这些皇子赶紧给爷争斗起来,让爷能有发挥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