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要逆命(498)

作者:月光蓝莲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让她好好养伤,别落下什么病根,缺什么只敢和本宫说。”年贵妃说道。

司琴闻言忙说道:“嗻,奴才会向墨画传达主子的一片心意。”

***

如果是蕙兰是可惜和遗憾,齐妃是幸灾乐祸,年贵妃是松了一口气,那么对于懋嫔来说,就是庆幸。

曾几何时,懋嫔其实也有过想要投靠某人,以此达到打压齐妃的目的。

然而最后懋嫔却并没有走这一条路。

不是她顿悟了,而是当时胤祯后院的情况,让她走不了这一条路。

当时能压住齐妃的人,只有还是四福晋的皇后,可当时皇后提拔了她身边的奴才成为侍妾,人家有人用,不稀罕自己。

而其他人,投靠和联合,都干不掉齐妃。

现实让懋嫔走不了这一条路。

一直到到后来,庆贵妃被册封为侧福晋,懋嫔心里又升起了这样的小火花来。

然而前面十几年,让懋嫔习惯了一个人,对于投靠一个人,始终下定不了决心。

庆贵妃也没有非常积极的拉拢自己,瞧着对方一年比一年更得宠,对方根本就不需要自己。

懋嫔退缩了,而是选择一直和庆贵妃保留一种不近不远的距离。

如今看来,自己当初的选择做对了。

投靠人。

不是你想投靠,别人就会收。

如果不是一开始,而是半路投靠别人,小心做炮灰。

这一次的事情,虽说胤禛下了圣旨,一切都尘埃落定。

可皇上管不了人心。

懋嫔相信,后宫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这个结果,都会认为钮祜禄榴珠是被推出去的替死鬼。

到底是年贵妃推对方出去做替死鬼,还是皇太后为了十四贝子将其推出去做替死鬼。

谁知道了?

反正在懋嫔心里钮祜禄榴珠就是替死鬼。

这就是投靠别人的下场。

懋嫔真的庆幸,庆幸自己还有二公主,庆幸皇上的孩子少,女儿更少,所以显得女儿反而比儿子更精贵一些,这也让自己在后宫有了立足之根。

反正经此一事,懋嫔是绝对不会去投靠别人,把自己的性命交到别人手上。

第261章 推举捧杀

容嫔钮祜禄榴珠死了。

这算是胤禛后宫里,确确实实的因为争斗死的第一人。

一时之间门,后宫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都小心谨慎起来。

许是为了安抚丧子的年贵妃和十四贝子。没过几天,胤禛下令,以击败准噶尔部的军功为由,十四贝子胤祯晋封为恂郡王,年羹尧加太保衔晋封三等公。

除此之外,蕙兰的阿玛明海升官,成了长芦盐运使。

这事,除了齐妃有些不高兴外,其他人都接受良好。

毕竟从胤禛登基后,他对于两个侧福晋,也是给了差不多半斤对八两的待遇,这个这里超了一点,那么就在另外一个地方找补回来,维持均衡。

圣旨下了后,皇太后松了一口气,但随后又皱起眉头来。

吴嬷嬷见状连忙问道:“主子十四爷晋封为恂郡王,您应该高兴才是。”

“十四被册封为郡王,本宫的确高兴。但想到年羹尧也因此沾光,竟然还被册封为三等公,想到年贵妃会因此得意,本宫心里就有些不痛快。”皇太后冷着脸说道。

吴嬷嬷知道皇太后的心结,想了想开口道:“主子,皇上或许有别的考虑,您要是不见待,奴才就让底下的人,不要在让这些消息入您耳。”

皇太后却十分坚定的拒绝了吴嬷嬷的提议,“不用了,本宫倒是要看看他们能蹦达到什么程度。皇后的阿玛,皇帝都还尚未追封,年家倒是先得了三等公的爵位,这大的福气也不怕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住。”

此时此刻,大清尚未有明文规定,皇后的阿玛一定要被册封为承恩公,只有皇太后的阿玛是一定会被册封为承恩公的。

至于皇后的阿玛给不给恩典,这是要看皇上的意思。

比如先帝元后孝诚仁皇后的阿玛,孝诚仁皇后死了,他才得到承恩公的爵位。

就是因为没有明文规定,才显得年羹尧的这个三等公特别刺眼。

别说皇太后心里不痛快,八旗,尤其是满洲八旗以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人,心里也特别不痛快。

自己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结果还不如人家裙带关系强了,这让大家怎么想?

年家在出尽风头的情况下,暗地里也遭受到了很多人的记恨。

所以等到了五月因为大清新帝继位,一般新帝继位梳理朝堂也需要两三年的功夫,所以和硕特部酋长罗卜藏丹津蠢蠢欲动,西北局势又紧张了起来。

胤禛是亲自上过战场的,他也能算个纸上谈兵的参谋,并且深知蒙古在大清国策的重要性。再加上先帝时期对西北方向的用兵,虽说花费了不少钱粮,但都打出了应有的效果,没输最后都赢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