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胤禛这样的态度,自然也影响到了雍亲王府底下的奴才,尤其是那些墙头草,让这些人对西大院和东二院更加上心,对其他院子略有忽视。
谁承想,这一忽视,倒是忽视出了大事来——格格夭折了。
蕙兰接到张高的报信后,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的问道:“怎么,这就去了?”没听说格格生病了呀!
张高也有些不解,“主子,是福晋身边的奴才过来传话的,想来这事错不了。”
如果是其他奴才跑来传话,有可能会是别人的算计,可四福晋身边的奴才跑来传话,那肯定是事实。
四福晋犯不着搞那种下滥的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很容易被人查出来。
“我更衣后,就去东大院。”蕙兰吩咐道。
在桔子橙子的伺候后,蕙兰换了一件素色的衣服,头饰也换了,然后就领着人去了东大院。
年侧福晋本来就身子娇弱,见女儿夭折了,更是受不住那样的打击,直接晕倒了过去。
“福晋。”蕙兰先向四福晋行礼,得到允许后,才起身,在一旁坐下,然后迫不及待的问道:“福晋,怎么这么突然,这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怎么格格就这么去了?”
【你问我,我问谁去?我也满头雾水!】四福晋在心里默默的吐槽道,但面上却只能柔和的说道:“我已经派人请了白大夫和太医,很快就能知道原因。”
白大夫住在雍亲王府里,来的较快。
给格格查看了一番后,得出了结论——格格得了急惊风,这病来的太快,格格本来瘦小,根本承受不住,直接去了。
为什么小孩子长到了六岁,大家才会认为立住了。
原因就因为,六岁后的孩子,得惊风之病就很少了。
而惊风之病,这是这个时代让小孩夭折率非常高的病之一。
但惊风之病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一般情况下哪怕就是急惊风,第一次发病不会要了孩子的病,一般都是发作几次后,才会要了孩子的命。
可问题是无论是白大夫还是四福晋那里,都从来不知道格格得过惊风!
惊风发病时很是明显,不存在什么没注意的情况。
一般表现为:高热、神昏、惊厥、喉间痰鸣、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呕吐、腹泻、面色苍白、嗜睡无神。
换句话说——格格身边伺候的奴才有问题,就算没问题,也有失职。
四福晋当机立断,立马让人将伺候格格的奴才全部抓了起来,挨个审问。
事情到了这里,就没有蕙兰什么事,她也没在年侧福晋身边安插人手。
怕的就是日后年侧福晋的孩子死了,四阿哥胤禛搞彻查,到时候查到自己在年侧福晋那里安插了钉子。
那可真就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四福晋要查案,蕙兰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四福晋也没留蕙兰。
等回了西大院后,桔子忍不住开口道:“主子,您说格格夭折的事,不会真是身边伺候的奴才失职吧!”
这听上去有点离谱。
“是不是,还得等福晋那里的结果出来,才知道。”蕙兰顿了顿又说道:“或许也不是失职,只是不细心而已,惊风之病虽然发作起来很是明显,但也就那么几个呼吸的时间,要是不仔细,或许还真没有发现。”
这可不是蕙兰故意给伺候格格的奴才说好话,而是事实如此,就那么几个呼吸的时间,随便一个失神想事,或者是埋头绣两针刺绣,就有可能没有注意到。
像桔子橙子这种贴身伺候蕙兰的丫鬟,平日里午休,她们甚至于都不会守在床边,而是守在隔间,并且也不是干守着,一般都会做些刺绣之类的事打发时间,要是蕙兰在床上突然发病,她们还真不知道。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也不是谁都能像蕙兰这样理性。
格格被查出是因为惊风而死,无论她身边的伺候的人到底有没有失职,都肯定会被四阿哥胤禛和年侧福晋迁怒,就算不死,恐怕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会生不如死。
这就是权势。
能够断人生死。
所以才会有那么的人拼命去追逐。
大学士王掞就自觉自己时日无多,想要给自己子孙后辈留下一个从龙之功,于是上疏请求皇上建储。
王掞很聪明,他一个字都没有说哪位阿哥的好话,就是情深意切的说自己年老要死了,可想着大清江山社稷还没有一个继承人,他是死都不瞑目,还请皇上慎重考虑立储之事。
皇上原本对此还有些感动,毕竟王掞这奏折上的,旁人一点都不知道,而且也没有在奏折里暗示哪位阿哥好,全篇都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