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这个时候,三阿哥胤祉自己也觉得自己成为新帝的几率很大,又不是日子过不去了,他也没有起兵逼宫的胆量。他真的犯不着派奴才下去找各省官员收贿,自己制造把柄让别人抓。
三阿哥胤祉说得情深意切,皇上听了也觉得三阿哥胤祉做出这种事情来的可能性很小。
但问题是,这事有可能的确不是三阿哥胤祉做的,但却有可能是三阿哥胤祉底下的奴才,瞒着三阿哥胤祉打着他的名义做的。
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非常有可能发生。
毕竟底下的奴才每年三节两寿要孝敬三阿哥胤祉,光凭做官那点银子是肯定不够的,难保就是有人铤而走险,打着三阿哥胤祉的名义收贿。
所以,皇上虽然心里也觉得这事应该不是三阿哥胤祉主动干的,但还是让三阿哥胤祉先回府闭门思过,然后派人去彻查此事。
因为涉及到外省官员,这事一时半会儿也查不了真相,以至于这个新年诚亲王府过的不怎么高兴。
他们不高兴了,四阿哥胤禛可就高兴了。
无论这事到底真相如何,反正三阿哥胤祉肯定因此惹了一身骚,支持他的人也会为此紧张不已,观望三阿哥胤祉的人也会因此踟蹰不敢轻易下注,这对于将三阿哥胤祉视为头号竞争对手的四阿哥胤禛来说,可是大好事一件。
四阿哥胤禛高兴了,雍亲王府上上下下都高兴,一扫之前的低气压。
到了年底,弘昴也回府了。
蕙兰高高兴兴的拉着许久没见的大儿子上下打量,“又长高了不少。”她这话可不是在乱说,这个年纪的孩子只要营养跟得上,长得飞快。
“额捏。”弘昴对此有些羞涩。
打量了好一会儿,蕙兰才招呼弘昴坐下,笑着问他在皇宫里的日常生活。
每次弘昴回府,蕙兰都要问,而皇宫里的读书生活,非常规律,一点也没什么好说的。
但蕙兰问,弘昴还是重复说了,蕙兰也听着仔细。
好一会儿说完,弘昴连忙岔开话题,“额捏,三哥大婚的吉日可定了?”
“还没了。”蕙兰笑着说道:“今年大选被指婚的皇孙人数可不少,都要内务府筹办浑身,内务府的人也忙个不停,还没顾得上三阿哥。不过这事有你阿玛和嫡额捏在,早晚都是要办的。”
她记得上辈子三阿哥弘时大婚的时间顶在了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为此,李庶福晋迫不及待的先在三阿哥弘时身边放了通晓人事的侍妾,以至于等董鄂氏嫁进来后,小夫妻两人感情不好,然后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事还早着了。
不过那是上辈子的事,谁知道这辈子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毕竟蕙兰能感觉得出来,三阿哥弘时和李庶福晋之间的母子感情可没上辈子那么好,反而是三阿哥弘时和四阿哥胤禛的父子关系好了不少。
为此,要说蕙兰心里没有些想法,那肯定不可能。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吹,怎么贬低。
“长子”这个头衔还是颇具份量的,如果是皇子,还附带非常大的政治势力。
但蕙兰已经给自己儿子,“除去”了弘历这个大敌,如果弘昴他们连三阿哥弘时都干不赢,那皇位不当也罢,总比遗臭万年来得好。
蕙兰重生后虽然一直以来的目标都是让自己的成为新皇,但让儿子成为新皇不是蕙兰的执念,而是她明确的发现以自己身份和经历,能够让自己儿子成为新皇。
既然能,那为什么不将目标定得高一些?
但最后弘昴三人能不能成为新皇,还得看他们本事,四阿哥胤禛最后不可能选一个傻子儿子继位。
这事是希望,不是执念。
如果最后弘昴三人没有成为新皇,蕙兰也不会失望,只会遗憾。
因此对于四阿哥胤禛和三阿哥弘时感情比上辈子好的事情,蕙兰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并没有做什么手脚。当然就算她想要做手脚,四阿哥胤禛现在盯后院有点紧,不预谋多时甚至于几年,很难成功。
而且现在就把三阿哥弘时搞了,在蕙兰有三个儿子的情况下,也太引人注目了一些,要搞三阿哥弘时也得等年氏生下儿子后,这样才不引人注目。
毕竟,人心这玩意,从来都不讲证据不讲逻辑,单纯从心。
弘昴闻言也就不在问,而是说起其他闲话。
此时此刻弘昴还没有升起争夺爵位的想法,蕙兰也没有刻意向弘昴灌输这种思想。这种事情,年纪到了,身处这种环境之下,弘昴自己会觉醒这方面的意识。
提前刻意灌输,反而不好。
上辈子的三阿哥弘时就是一个反面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