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怎么配呢?
王爷是那样高天孤月、芝兰玉树般的人物,王爷给他几分好脸色,是因王爷仁厚,他是那样好的人,朝廷不会因为冤了谢家有分毫愧疚,可王爷却会,他怎么能因为王爷待他的好,动这样污秽的念头呢?
王爷以后是会娶王妃,会子孙绕膝,会福泽绵长的,怎能被他这样的人坏了名誉、坏了人生?
青岩逼自己把这念头从脑海里移出去,可他却发现,一旦动了这个念头,便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妄念如烧不尽的野草,在心头日复一日的疯长。
越堵塞,越汹涌。
青岩忍不住开始留意到许多往日未曾关注过的东西,如王爷说话时滚动的喉结,如王爷拉着马缰时修长的五指,鼓起分明的漂亮指节……
甚至那副挺拔宽阔的肩臂、那双笔直修长的腿,都叫他想入非非,愈发不敢直视王爷的眼睛。
那段日子,是青岩人生中最煎熬的日子,他觉得自己肮脏而龌龊的心思,已然昭然若揭,他觉得王府中人人都已经看破了他的妄念,远处丫鬟们的嬉笑声像是在嘲笑他痴心妄想,和他请安的婢女仆从们嘴里的“谢都知安”也好似别有深意。
每个人投过来或有意或无意的眼神,都好像饱含探究,让他坐立难安。
而其中以王爷的尤甚。
王爷问他:“你这些日子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心事?”
青岩垂首敛目,一言不发,只有衣袖下的无名指微微颤了颤。
……他怎么敢说呢?
他忽然想起那年王爷教他时,匆匆略过的越人歌中的一句。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08-09 07:53:14~2021-08-10 21:52: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小楚楚楚动人、玄哥哥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楚楚楚动人、亡月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马非马9瓶;加麻加辣小水母5瓶;李怂怂3瓶;酱酱酱酱酱板鸭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章 薄冰如履
十六岁,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纪,倘若青岩年幼时不曾遭逢那一场变故,或许他真的会如同母亲所盼望的那样,和姐姐相互扶持,娶一个小家碧玉、庄户人家的姑娘,和她生儿育女,举案齐眉。
又或者谢父会良心发现,把他们母子三人接回去,那青岩便会成为谢府庶出的小少爷,或为了科考掉尽了头发,或如同他那三位不成器的嫡兄一样,因和房里的通房丫头胡闹,年纪轻轻便险些做了父亲。
十六岁……已是成人的年纪了。
他该知道自己和王爷的身份有天渊之别,也该知道只要自己还有半分良心,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心思,便永生永世不该叫第二个人知道。
王爷如此待他,哪怕只是叫他因自己添一丝烦忧,青岩也会觉得愧疚。
于是他把这份隐秘的情愫埋进了心底,藏起不该有的渴盼,逼着自己装作若无其事。
他仍是应王府年少早慧,把上下都打理的井井有条的都知太监,谢澹。
*
摄政王颇得盛宠,连天子在他面前,也从不端架子,总是亲切又恭谨的唤他一声“小皇叔”。
应王,早已不是当年先帝在时,那个不大起眼的幼弟了。
先帝有十一个兄弟、五个儿子,这些叔伯子侄,各有心思,各自勾结,那场夺储之争,几乎牵连了整个王朝,腥风血雨、波谲云诡,无人置身事外。
只是如今,先帝的兄弟们杀的杀、贬的贬、削藩的削藩,独独当年不大起眼,年纪也最小的应王笑到了最后,成了圣上倚仗、太后看重、权势熏天的摄政王。
应王府的面子无人敢拂,青岩便也沾了光,毕竟宰相门前七品官,更何况是风头无两的应王爷,青岩每每回宫办事,宫人们总要满脸讨好阿谀的问一句“都知安否”?
他便妥当周全的笑着礼还。
可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这些年来王爷教他读史,卸磨杀驴、兔死狗烹的先例,就连青岩也记得不止一个,更何况王爷如今已隐隐有了功高震主的迹象——
民间将他传的神乎其神,捧得高之又高,皇帝怕也没有这样高的人望,更听闻王爷在军中颇有振臂一呼,从者如云的意思,再这样下去,只怕百姓们都要只知摄政王、而不知陛下了。
一旦真有了那一日,即便皇帝对叔叔的恩情再感激,太后对王爷再看重,难道王爷对皇帝能比皇位更重要,对太后娘娘也能比亲生儿子更重要吗?
青岩都能看出来的隐患,他不信王爷自己便不知道,王爷要怎么做,他无权置喙,只是对王府上下更加严加管束,不许众人在外有任何张扬跋扈的行迹,以求少给王爷增添不必要的麻烦,避免旁人发难时成为王爷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