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去吧。”
顾霜染不放心:“不需要我陪着?”
两个人站在停尸房里,虽然也痛苦,但身边至少有个陪伴,如果她走了,丢下卫潇潇自己在这,跟满屋子的尸体作伴,一般人真的会发疯。
“你去吧。”卫潇潇没有多言,转头认真地打量第二具尸体。
顾霜染深深看了卫潇潇一眼,感到这个女人在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她道了声“我尽快回来”,就随着小捕快一同赶往了渔村的闹事现场。
停尸房安静了下来,唯一的动静,是两只苍蝇在空中飞舞,发出嗡嗡的声响。
不要怕。卫潇潇在心里对自己说。
她想起黎越,想起自己当初曾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位搭档,把黎越所写的那些推理小说全读了一遍。她想象着自己是那些书中睿智冷静的侦探,尸体没什么可怕的,它们是一本本包含着无限信息的书,只要你细心,就能够读懂。
顾霜染说是尽快回来,但显然也被闹事的人缠住了,卫潇潇辨认完十几具尸体后,她依然没有回来。
独自走出停尸房,卫潇潇呼吸了一口相对新鲜的空气,心里像是有什么地方轻松了些,但又有什么地方被揪得更紧。
没有黎越。
虽然就像顾霜染说的,洪水之中,一定有尸体被卡在暗礁之中,或者冲到隐蔽的地方,无法被找到,但卫潇潇还是觉得,只要没有发现黎越的尸体,就是一件好事。
不能确定他死了,那么他还活着的可能就变得更大。
她背对着夕阳走了几步,想去村东头和顾霜染会合,然而她几步走出去,就发现头疼得像要裂开,双腿沉得像是灌了铅,骨头缝里都要往外渗出酸水来。
她摸摸自己的额头,摸不出来烫不烫。
可能是发烧了,从水里被捞出来后她绷着一股劲儿没有病,结果来停尸房转了这么一圈,确认了没有黎越的尸体,一口气松下来,病气趁机就侵入了全身。
她跌跌撞撞地往前走了几步,每一步都在加剧着头痛,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耳边甚至响起了尖锐的耳鸣。
也许是幻觉,她突然感到,背后似乎有人朝自己快步走来。
卫潇潇回过头去。
一轮巨大的夕阳之下,一个高大的身影沐光而来,周身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夕阳的余晖在他的身后,令他的面孔隐于阴影之中,整个人变成了一个俊秀的剪影。
他来到卫潇潇面前,卫潇潇抬起头。
她恍惚了,眼神无法聚焦,模糊中浮现在眼前的,是黎越的脸。
他低头看着自己,眉眼清冷又温柔。
“你来了。”卫潇潇的喉咙发出了含混的音节。
下一瞬,世界在她眼前旋转起来,她向后仰去,失去了意识。
第六十七章 急智
卫潇潇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间渔民的小屋中。
床边坐着个老太太,正在补渔网,瞧了卫潇潇一眼,咧开没牙的嘴,笑了笑:“醒啦,丫头。”
卫潇潇支起身子,老太太递过来一碗浓浓的药汁:“找了郎中,说你受了惊吓,又着了风寒,喏,药是苦了点,管用。”
卫潇潇谢过老太太,仰头一饮而尽,苦得她呛咳两声,老太太笑眯眯的,又递了块饴糖给她。
卫潇潇摸了摸身上,发现自己好像没有银子,老太太看出来她在想什么,摆了摆手。
“一位大人送你来的,郎中也是他找的,银钱都已经付过了,你不必操心。”
大人?
卫潇潇的心狂跳起来。
她的眼前浮现是昏迷之前,夕阳之下出现的黎越的脸。
但回忆得越多,卫潇潇的心就沉得越厉害,她想了起来,在倒地的前一瞬,那人似乎接住了她,低低地问她“你怎么了”。
那不是黎越,黎越对她不会有那么生疏客气的口吻。
也许是某个大理寺的捕快。
心里经过狂喜的冲刷后,又骤然间坠入了失望的深渊,卫潇潇花了好大的力气才让自己重新鼓起精神。
老太太没注意到卫潇潇的神情变化,她一边熟练地补渔网,一边借着昏暗的油灯打量卫潇潇。
“这模样长得,仙女似的。”老太太感叹,“可惜有主儿了,不然我这老太婆肯定要替我那几个不争气的孙子提提亲。”
卫潇潇知道老太太是误会了,误认为自己是“那位大人”的人,不过这样也少了些麻烦,于是她并未解释,只是低眉一笑而过。
外面传来了鼎沸的人声,一个苍老却高亢的女声震得人耳膜发疼:“我老太婆八十四岁了,不管什么防不防碍公务的,这一村人都和我沾亲带故,我得保着我孩子们的福气!”
“那些尸体若是你们不搬,等你们一走,我就带着儿孙们过去,全扔进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