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舅舅回信入学?还是明年开春入学?”
信一来一回都得时间,还要等舅舅给岳麓书院通气。
芷儿琢磨她是让苏哥儿独自求学,还是提前去岳麓书院看看,最好在旁边弄套院子呢?
苏哥儿道:“明年吧。”
说完沉默了。
芷儿好奇,“怎么啦?有事儿就说。”
估计是难为情的事儿,不然苏哥儿不会犹豫。
“芷儿,我不想和你分开,明年你能和我一起去吗?”苏哥儿眼巴巴看着芷儿。
一想到要和芷儿分开那么久,他就静不下来,吃不下睡不着,心难安。
芷儿果断点头,好像刚刚犹豫的不是她一般。
“当然啦!”
苏哥儿眼睛大亮,太好了!
芷儿眉眼弯弯,被需要,被舍不得也是一种幸福。
“下个月我们去潭州置办一套院子,还要给小糖找书院,事情多着呢。”
芷儿掰手指,可能过年回不来。
苏哥儿看出她的不舍,“要不我们十一月过去吧。”
小糖念书的事情就交给他了,实在不行,他教导也是可以的。
芷儿想了一下,“行叭。”
现在天气正好,她得享受一下,顺便安排一些事情。
过了一天,芷儿和苏哥儿来找里正。
秋收已经结束,秋季的庄稼也基本播种完成,里正今儿正好有空。
“芷丫头和苏哥儿来啦。”里正态度很好。
“白大伯,我们找你商量点儿事儿。”芷儿道。
里正一听就知道肯定不是小事儿,严肃道:“走,里面坐。”
堂屋坐好,芷儿才说了昨天和苏哥儿商量的事儿:“白大伯觉得咋样?”
开垦山地种植果树?
芷儿点头:“是。”
原本她想着要不要先说服县令大人,想了想算了。
又不是楚伯伯。
虽然这个县令是舅舅的人,她还是想等白家村有了成绩再说。
“白家村大,村子里人口多,家家户户的土地都不够种,劳力有。虽说这些年风调雨顺,税收不高,可真要天天吃白米饭白馒头还是不能够的。多一项收入不是挺好的嘛?”芷儿笑眯眯。
“我们一年忙两季,春天和冬天都闲着,时间有。”
里正怎么不动心,做好了这都是功绩!
“只是我们每一家院里都种的有果树,果子成熟卖哪里?”
会有人买?这年头饭都吃不饱的,哪一家不是野菜参白米饭!有时候甚至吃不上米饭。
“普通农民可能不会买,城里人会买啊。”
里正也想到了,“岚县?”
芷儿继续耐心道:“岚县也是可以的,不止岚县。我们离几个县城都不远,我和苏哥儿去过洪县,我们这里的水果好些种类那里没有。”
“只是岚县一个县,我们白家村的水果都不愁销,销路不是问题。”
里正也不是脑子一热的人,岚县不小,“是。水果这东西容易烂,成熟期短,能赚钱?”
芷儿:“新鲜的水果可以卖钱,卖不完的做成果脯,不仅容易保存,还可以卖好价钱。”
里正点头,这还真可以!
芷儿继续:“再卖不完的酿成果子酒,在城里可受欢迎了!”
还可以做香水,做果醋,作用多着呢。
第233章 ,苏哥儿计谋成功。
白家村自己都有山,只是山地不容易长庄稼,收成不好。他动员动员改种水果还是有把握的!
芷丫头的意思是一个村不行,最好两三个村一起。
里正激动地点头,看来他要去山那边的李家村和刘家凹转转了。
他现在出去还是很有面子的,不为别的,白家村两个举人,十里八乡谁不给他几分薄面!
“我看成!这样,一会儿我就和族长说说,下昼族里开个会,要能成,明儿我就去李家村。”
芷儿点头,里正是个果断的,也有能力,她欣赏。
“成,辛苦白大伯了。”
里正摆手,“都是为了白家村。”
芷儿两个走后,里正媳妇忐忑:“这事儿能行吗?”
里正:“苏哥儿是举人老爷!在县令老爷那里都是有面子的!”他知道苏哥儿的本事儿选不止如此,在江陵府他听说了一些苏哥儿的事儿,神童啊!
芷丫头说的都是和苏哥儿商量好的。甚至,他觉得芷丫头提的这事儿是不是县令大人吩咐的!
想到这儿,里正仅有一点儿犹豫也没了。
芷丫头那个京城的舅舅很厉害,县令都敬着呢。万一他做出了业绩……
深呼一口气,心里很有底气:“这事儿必须做!我出去一趟,下昼几个族里媳妇就交给你了。”
枕边风也很厉害的。
里正媳妇一辈子就听里正的,“成,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