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她跟同学一块住标间的好吧。
“出门记得带充电宝,带现金,手机要是没电,也不至于寸步难行。”
这倒挺有用。
郑闻语:“要不您跟我去北京得了,我就在您眼皮底下,肯定出不了差错。”
郑开弘白了一眼过去,“我倒是想啊,可是老爸还要上班。”
郑闻语直接拆穿他,“得了吧,我头一回出远门,您肯定不放心,巴不得
跟着我去吧,上回我统考,您就在学校外面一直等着我。”
郑开弘惊讶,“这怎么发现的?”
郑闻语慢条斯理指出,“哦,我下车之前喵了眼里程表,考完出来都没怎么变,总不能跟我说是失灵了吧。”
郑开弘:“……”
第23章 来电
现在父女俩相依为命, 老爸肯定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她身上,郑闻语能理解他的心理,所以很多时候都会顺从, 很少去拆穿。
六号那天,郑开弘请了半天假, 说什么都要送她去机场, “统考近点老爸还能陪你, 北京太远了,老爸实在是没辙了,就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郑闻语也是相当正经, “胡说, 还给了我莫大的精神鼓舞呢, 您就是我最大的靠山,放心,不会让您失望的。”
父女俩在航站楼分别,这也是郑闻语第一次乘坐飞机, 一切按照网上找的详细流程走, 取完票办理行李托运,过安检然后候机, 航班没有晚点,十一点多的时候准时起飞, 两个多小时抵达北京。
几人都是头一回来,坐车去酒店的一路上都异常兴奋, 这里的冬天缺少绿意盎然, 树梢要么是光秃秃的, 要么就积了厚厚一层雪,当然地上也有, 完全可以堆雪人。
江城就不行了,堆不起来,也打不起雪仗。
郑闻语给老爸报平安,天确实是冷,所以她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小脸。
晚上的首都还下起大雪来,郑闻语兴奋得拍了视频,同时上传朋友圈。
等到考试当天,几人早早起来一同奔赴考场,那会儿不到八点,天色还没完全放亮,学校外边乌泱泱全是人,比菜市场还热闹,有不少记者扛着摄像机进行实时报道,还抓了几名考生进行街头采访。
郑闻语记得今年有两个童星也参考艺考,演技可圈可点,小有名气,今年竞争压力确实会大点,更不幸的是,还被记者抓来采访。
这个团队有四个人,当然不是见人就逮,也是看人脸和气质的,正巧,就发现一个很上镜的女孩子,这里的考生颜值当然不会差,但能那么出众的,真是独一档。
得到许可,也开始询问问题,“这位同学是哪里人?”
郑闻语面对镜头也是游刃有余,坦然自若,“江城。”
记者:“今年报考什么专业?”
郑闻语:“表演。”
记者有点好奇,“没有报考其它专业了吗?”
郑闻语实话实说,“没有,就这一个。”
记者疑惑,“为什么?多报一个专业,录取成功概率会更大一些。”
郑闻语:“因为自信。”
记者笑了一下,这女孩跟其他人确实不太一样,很有个性,废话不肯多说一句,也不见有多紧张,刚采访一个小伙子说话都快结巴了,于是他又问道:“方便告知统考成绩么?”
郑闻语:“186,不高。”
记者嘴角明显抽了一下:“……”
这还不高?
又很快镇定下来,问题也比较常规,“对这次考试有信心吗?”
郑闻语:“有。”
记者:“想考哪所?”
郑闻语诚恳:“北影。”
嗯,就很简单,连点憧憬希望什么的都不说。
大概也知道问不出什么名堂,记者说了几句好话,然后迅速结束话题,本来还想着把这段采访放出去,现在压根就不用了,因为没啥看点。
何初露都在旁边把这段录下来了,笑得前仰后合,“以后别人都不敢找你采访了。”
郑闻语:“正有此意。”
她最擅长蒙混过关,要是挑考完试出来采访,那估计还有心情说好话。
因为这会儿确实是紧张,又是在陌生的城市,旁边基本都是陌生面孔,虽然说初试不会太难,但好歹也要给未知的前途一份敬畏和尊重吧。
太淡定真说不过去,要提心吊胆点。
初试考的是文化素养,不难,郑闻语出来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然后专心准备下一场。
也就是之后的第三天,郑闻语在微博上看到《客行舟》宣布影视化的消息,连电视剧官方微博账号都建立好了,制作班底是中阳影业,导演张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