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烬衍笑了下,他怎么可能忘记,“没忘。”
“那你写没?学霸。”这都多少年前的称呼了,郑闻语喊起来也顺口。
“写了,明天再给你。”
“为什么要等到明天?”
“我怕你今晚睡不着觉。”
“不行,等下我就要看,还有今天的电影,也要写一篇小作文给我,不许偷懒。”
周烬衍嗯了一声,郑闻语又立马过去挽上他的胳膊,动作透着一股依赖和自然。
等到家后,郑闻语直奔书房,书架上有不少书,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有,有时无事可做,她也会从书架上随手抽一本出来看,这会儿神情都透着一股急切,“快给我。”
那几只猫大晚上也不睡觉,也跑到书房来,想让主人陪它们玩耍。
周烬衍抱起脚下的一只小奶猫,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盒子,郑闻语可没有翻东西的习惯,没想到他放得那么随意,已经迫不及待打开来看。
厚厚的一沓,都有独立信封。
她出道至今,自己都不记得饰演过多少个角色了,据网友统计,一共有24个,大四那会儿就贡献了6个,因为都是配角,戏份不多,一个月就能杀青,最长不会超过三个月。
现在看到熟悉的角色名,郑闻语仿佛被带回某个雨季,某个秋风萧瑟的夜晚,某个晴朗的早晨,那些年在片场来回穿梭的点点滴滴,过去也就过去了,似乎随风而散,可在某个瞬间回想起时,总能清晰地涌入脑中。
记忆是如此的深刻。
或许,它从未消失。
郑闻语靠在周烬衍怀里随手抽出一封,信封很精美,清晨的微光从厚厚的云层中迸射出来,照耀着茫茫雪山,一半被光影覆盖,另一半是阴影。
“还挺浪漫唯美的。”她评价。
“你还懂浪漫?”
“好,我不懂,你懂就行了。”郑闻语破罐子破摔。
她抽出信纸,又被惊艳到,“我男朋友写的字真漂亮。”
周烬衍笑着看她。
郑闻语已经认真起来了,从标题开始看起一一十春巷的等待。
十春巷是《黑夜不止》里头陈鹿以长大的地方。
正文开始一一
老巷子里的居民宽厚善良,邻里有爱,谁家有事,只要喊一声,总有人过去帮忙,陈鹿以生活在这样淳朴的环境中,无疑是幸福快乐的。
当她逐渐长大,才发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卖烧饼的老张人前老实可靠,私下里却经常打骂妻子,水果店的刘老板总喜欢哼着小曲迎接顾客,但不妨碍他在秤上做手脚,这些例子实在是太多了,陈鹿以早已司空见惯,与其说是儿时的记忆与现实产生割裂,还不如说是人性的多面。
大部分人的一生是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我们生活在市井中,都需要柴米油盐度日,需要情感的陪伴,还需要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陈鹿以很怀念十春巷的生活,在刑警队忙得焦头烂额,在追捕逃犯不分昼夜,二十四小时蹲守,与亡命之徒殊死搏斗,疲惫不堪时,特别渴望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她从小吃到大,因为喜欢,父母经常给她做,这是她的习惯,是她的念想。
她还喜欢安定的生活,喜欢热闹的集市,喜欢闲饮喝茶听人吆喝闲谈,喜欢在院子里晒太阳,可这一切,在父亲被人谋/杀后,就变得尤为奢侈。
陈鹿以想找出谋害父亲的凶手,所以她考到警校,凭借自身优异的成绩进入刑警队,在那个刑侦技术不成熟的年代,很多案件扑朔
迷离,难以找到突破口。
走访周边逐一排查成为日常工作重心,陈鹿以富有耐心并且心思细腻,重复枯燥的工作并没有使她泄气烦躁,因为她始终坚信真相会浮出水面,一次的徒劳无功并不能代表什么,契机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后来,契机真的来了。
陈鹿以很聪明,她身上有一股韧劲,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丝毫不畏惧,最后结果当然令人满意。
回顾电视剧结尾,陈鹿以从玉米地里醒来,正好是朝阳升起的节点,橘红色的光芒从地平线上慢慢爬起,象征着一种新生,希望燃起,了却陈鹿以替父亲伸张正义的心事,也成侧面反馈出她的矜矜业业,因为她早起上班就是在这个时间。
那些刻进骨子里的习惯,是一朝一夕间养成的,轻易不会发生改变。
她从此不再梦魇,她可以早上六点多醒来,在巷子里吃上热乎乎的早餐再去上班,偶尔得空,也可以去晒晒太阳度度假,她又过上了简单熟悉的生活,晨起日落,每天都是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