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在思索缺的那块到底是什么,他想自渡,却做不到自渡。
在外人眼中许多毫无意义的事,在这些有了信仰的人心中,便是格外地有分量。
域外的许多洞窟又冷又硬,洞顶高悬千尺。
可有信仰之人来了,便会不顾一切,花费数百年的心力,人力,时间,在洞中思索,落笔。
然后点燃一盏灯,日日守在这苦寒的洞窟前,不知疲倦地刻上佛经故事,人物传记,再衬以祥云宝树,这洞窟便成了佛窟。
他惊叹于这些人的执着,同时也在思考,他的信仰又在哪里呢?
天启四年春,他自长安回到了扬州。
他回到家,那桂花树已经长成了如盖的大树。
白色的花苞模样青涩地垂在枝头,看上去十分讨喜。
已经有几只蝴蝶未卜先知,翩然停在了上面。
这桂花树在秋天开花,那他便等到秋天。
他举目望去,隐隐约约感知到了自渡的答案所在。
一日,他坐在院中乘凉,老管家便佝偻着身子,同他说要告老还乡。
周惟卿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给他发了最后一次俸禄。
老人慌忙地推开他的手:“郎,郎主,要不了这么多!”
周惟卿摇摇头,执意握着老人皱皱的手,轻声道:“这些年辛苦你了。”
老管家泪眼婆娑地望着他,心有不舍。
他也早已将他当成身在异乡的半个儿子了。
“回家吧,有缘再见。”
周惟卿放了他,院子里只剩他一个人了。
春去秋来,他添置了几件新衣裳,给牌位旁边也添了些花哨的事物。
天骤然凉了下来,院中许多树木也开始发黄,落叶。
秋雨毫无征兆地落了几夜,银杏叶落了满院,只剩那棵桂花树日益繁茂。
终于,在深秋的某个日子,他从榻上醒来,鼻尖便嗅到了花香。
昨日买的糕点还没吃完,今日应该能够继续吃。
他安静地洗漱,穿上了新买的秋衣。
镜中自己的模样变得有些陌生,青黑的胡茬也长了些出来。
他盯了半晌,方才失笑:“我原来都这么老了么?”
昨夜的房门没关好,如今赫然被秋风吹开了。
他缓步来到门口,抬目望去,如他所料,桂花已然盛开。
一丛丛金黄色的小花吐着花蕊,今日的阳光分外灿烂,打照在树上,投下斑驳的碎影。
风一吹过,携卷起数串桂花簌簌落下。
许是因为美景,他的眼里忽然起了水雾。
在那迷蒙的水雾间,他艰难地看见了一个人。
少女扎着他最熟悉的双髻,穿着粉红罗裙,悄然站在树底下。
一双巧笑嫣然的眸子盈满水光,直直凝着他。
她嘴唇微勾,唇边绽开的笑意如同春日里盛放的芙蓉。
只见她高高伸出手,熟稔地朝他打招呼。
所有心念皆被牵动,他一步一步向着那人走去,似乎一切迷惘都有了答案。
那便是他忘记的那个人。
他全记起来了。
无论是那山村中无数个风雨飘摇的夜,还是身处高位日日提心吊胆却依旧心满意足的日子。
现下他全都记起来了。
他流着热泪,枯竭的心底瞬间被爱意浸满。
怎么能忘记了呢……
少女虚幻的影子在他身前不断变化,最后定格在了老妪的模样。
她轻轻转过身子,缓缓走进那片深秋。
他道:
“我爱你。”
闻言,老妪回眸望着他,唇角依旧带笑。
他也随着她的身影,走进了那片深秋。
……
天启四年秋。
年轻的两朝首辅周惟卿薨殁于家中,享年贰拾捌,一生无子。
民间里一直流传着他的事迹。
据说他被邻居发现时,他便是抱着那块无字牌位,靠在桂花树旁,唇边带着一抹安详的笑。
像是睡着了一般。
(正文完)
第147章 番外(一)
“今日患者精神状态比较稳定,再观察几日就可以出院了!”
护士一边笑着取下女孩手背上的针,一边同女孩的妈妈说道。
女孩的妈妈正值中年,听到护士的话,面上浮现出久违的喜色。
窗外阳光正好,隐隐传来香樟树清新的气味。
宁芙蕊凝神望向窗外,她已经回来三个多月了。
她爹从病房外拿着保温壶进来,亲切地跟她说:
“秋老虎来噜,咱们蕊蕊宝贝要打秋老虎咯~”
宁芙蕊无奈一笑,她都二十多的人了,就她爸妈还把她当成小孩。
她魂穿之后,足足昏迷了半年。
爸妈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最后才给她确诊了脑震荡。
期间宁母已经做好了照顾一辈子植物人的准备,谁知半年一过,她便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