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公,在古代掀起考公狂潮(123)

作者:风肆娘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而且这还只是物理的方法,用化学的方法,可以在池塘中多添加藻类,用有机物促进有机物的分解。

“而且剥下来的青皮,可以投进窑里烧火,继续废物利用呢!——”

竹子:听我说,谢谢你~

关与君歪头冲着他莞尔一笑,那二十几岁的小官先是有些羞赧的脸一红,吞了吞口水。

寒隐初本来听得想笑,这不就是现实竹子版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吗?可是紧接着他又略有不虞地看着那小官:堂堂朝廷命官,竟对着一个太监发花痴?!这成何体统?!

那位大人没有感受到天子的灼灼视线,紧接着继续发出自己的疑问:

“那‘煮徨足火’所用来的蒸煮的八日八夜,这总省不了吧?”

正中下怀。

关与君简直都要乐开了花:“这位大人不知如何称呼?”

方昉先是冲着寒隐初作揖,紧接着凝视着关与君说:“卑职姓方,单名日方昉。”

寒隐初皱眉:什么玩意?!——

“好的方大人,你既然对造纸的步骤如此了解,想来也知晓‘煮徨足火’这一步,是要加石灰的吧!”

方昉点头。

石灰的作用,可以理解成“堆肥”:

石灰水的蒸煮,可以将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除去;然后再漂洗,再蒸煮……如此反反复复,竹料纤维就逐渐分解开来了。

而如果想要加快这一步,可以运用鸡粪和玉米秸秆,前者富含氮和磷,后者富含碳,一个可以加速分解,一个帮助良好发酵。

Emmmmmm~或许这八天八夜,也不见得非省不可……

关与君简单略过这个话题,便笑吟吟地等待着方昉的后续发问。

“小关公公,在‘荡料入帘’这步,可是最为耗时耗力的,您……”

“等等,我可得打断方大人一下,方大人不觉得在‘舂臼’这一步,将竹子打成竹泥,也十分费劲吗?”

方昉面对关与君的反问,下意识地点点头。

关与君挺起胸膛:“本公公可是想了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方大人猜猜,本公公为什么会把这处设在靠近瀑布的溪流处?——”

为了更好地提示方昉,关与君还在溪流边上,画上了个圆圈,宛如自行车的轮觳。

方昉不亏是工部的高材生,直接眼睛都亮了,声音甚至都是抖的:“小关公公的意思是,在水流上架起一台水车,用水流的动力,来‘机械地’实现石碓叩打成竹泥的目的?”

关与君打了个响指,孺子可教也!~

同理,在下一步“荡料入帘”,也可以机械地在纸槽旁重复舀水和抬竹帘;但是抄纸的步骤,是万万需要人工才能完成的。

即使这样,他们也业已省下不少人工费用。

更何况下一步的“覆帘压纸”,更是个“烧人工”的存在,每日每位工匠,也只能在这一步完成三百至五百张纸。

方昉的眼中满是狂热:“小关公公,最后一步‘透火焙干’,您是不是也有更好的法子了?”

关与君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反问:“方大人觉得这步有什么问题吗?”

“自然是有的,要在夹巷之中生火,会不会耗费的燃料比造纸本身的还要多?……”

是啊!人工、燃料、时间成本等等,任意一项都在烧钱,如何能不“洛阳纸贵”呢?

但是现在,他们要十分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了:

“本公公想过了,用‘焙干’的方式,只是为了在天气过于潮湿或者下雨等情况会影响‘风干’的时候才会启用……”

风干,风干!——

方昉失态地直接站起一拍大腿,对啊!

竹子的韧性强,此处风力又如此之强劲,虽然可能风干的时间要耗时更长一些,但是这和节约木材以及纸张会呈现的自然色泽和质感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方昉一脸崇拜地看着关与君,小关公公仿佛无所不能!听说之前本来皇上让他们工部以《营造法式》为蓝本编制的那一本《工程做法》,也是小关公公极力玉成的!……

方昉一时高兴的有些忘我,他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直接问关与君:“小关公公,卑职想要主动请缨,以小关公公所画之蓝本,帮助此‘官办造纸厂’之落地!——”

第97章 炸了它

关与君兴奋地朝寒隐初投去视线:看看!朝中还是有不少股肱之臣的!——

寒隐初冷哼了一下,没有做声。

方昉这才预感不好,他方才,是直接越过了皇上,跟小关公公说他想要揽下这么一桩大事的吗?……

方昉瞬间抖如筛糠,朝着寒隐初的方向下跪,哆哆嗦嗦地说:“皇、皇上,微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