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知婉也没说什么,只是笑眯眯道:“走吧,咱们吃饭去吧,庆祝一下,我们家又出了一个领导了。”
周美喜不好意思了。
她看了一眼不远处失意的罗冕,有些于心不忍,“那罗同志呢?”
“你要是觉得他有用,就把他留在厂子里,要是觉得不行,就自己组建领导班子,这些你在酒水厂都熟悉过了流程,我想应该不需要我帮忙了吧。”宋知婉回道。
“当然,对于竞争者,你是绝对不能心软的,因为职位这种事情,本身就是谁优秀谁上,你能戳中女工们的心,那你当这个厂长,也是应该,不过大姐,你也别太松懈,这才是第一步,真的干不好,你的厂长上面是会撤掉的。”
国家的厂子,谁厉害谁上呗。
周美喜要把竹编开大,那就得靠她自己了。
听到这话,周美喜像是懂了什么,她用力的点头,“我知道了,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我刚刚说的,要让大家都能够在家里有话语权,这不是说说的,甚至我还要让竹编厂的利润,远超于其他大厂!”
宋知婉竖了个大拇指,“我相信你。”
这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
罗冕这人虽然有那么点小心眼,但也不是会干什么坏事的人,其实是可以留下来的,不过这个话宋知婉不会说,用人这种方面,还得周美喜自己处理。
要不然什么都让她来出谋划策的话,周美喜永远不会成长。
无论是王英还是谁,宋知婉都只会帮忙前面的路,后面还得她们自身能力足。
大家开始忙忙碌碌了起来。
年底前要交货。
周美喜从酒水厂到了竹编厂之后,就比之前更忙了。
毕竟新厂子,什么都是不完善的,她算是忙的焦头烂额,好在的是,家里孩子都大了,她可以正式给自己找点事情干了。
至于罗冕,周美喜把他留在了厂子当副厂长,领导班子算是勉勉强强的成立了。
七四年来了。
交完这一批货之后,周美喜开始了新的学习。
她去学英语了。
这还真是挺稀罕的事情。
周美喜算是未雨绸缪,往后万一要用上呢。
总不能一直靠翻译吧。
而这一点,罗冕就没有这样的觉悟,他还觉得英语有什么用,所以在学习的时候,罗冕是没有参与的。
南城的经济开发,算是走在了前线。
前有工业化机械,后有手工艺术品,而国家为了抓典范,便开始大力宣传了南城,这个口子一旦开,对于南城是好也是坏。
一部分人是支持的,而另一部分人,却是认为南城是在崇洋媚外。
好在这一部分的压力,都被王英给顶住了。
过完年之后。
宋知婉就得了个消息,说是有M国贵宾要前来南城做客。
第143章 三更合一
宋知婉给周时誉倒了杯水, 还不清楚来的是谁。
她多少有点担心,“你说这帮人是来干什么的,好端端的跑咱们这, 要参加广交会,也得再过几个月吧。”
“不管是干什么的,咱们都得招待好。”周时誉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淡淡道。
在南城也待了许久了。
现在西郊农场上了正轨, 大家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隔壁江城一团乌烟瘴气,反观南城的经济却是蒸蒸日上,别的城市不敢搞经济,就怕被逮到了个罪名就往头上按。
可南城不怕。
因为南城有人罩着。
这也让南城的日子没那么的煎熬,大家的生活条件有目共睹。
在其他城市还在为没有粮食困扰的时候,南城已经在为国家交粮了, 是在南城百姓都吃饱的情况下, 还能够多出一部分的粮食,往上面交。
这一点,西郊农场的贡献很大。
当然一切都还是低调为主。
不过饶是如此, 南城突然来了外国人, 宋知婉还是有些犯嘀咕。
这帮人来干啥呢。
真要是为了竹编厂的订单的话, 宋知婉觉得竹编厂还真没推广的那么快。
算了。
等着贵宾上门吧。
这事情真要愁,也不该是宋知婉愁。
她就是个计生部副主任, 等张顺利一退, 她就是正儿八经的主任了。
宋知婉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她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往上爬那是迟早的事情, 要不是因为成分问题, 按照她的功绩, 早该上去了。
不过宋知婉也不着急。
毕竟也没两年了。
这几年安安稳稳的度过,那就是最好的。
往后还真不一定有那么的清闲呢。
愁的人是几个大厂的厂长。
贵宾来,也有人想要学着竹编厂,跟人介绍单子啊。
广交会她们是没有资格去的,比如酒水厂,徐厂长就没法去,因为他们的酒水,顶多在国内卖一卖,卖到国外去的,首选肯定是茅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