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还是单纯了,以为他庶出只是想少奋斗几十年,往来间没有丝毫刻意打探或跟晋王府套近乎,原来打的是栽赃陷害的主意。
庞杏秀丢的耳环,极有可能是他偷走的。
只要挖出他背后的人,就能知道谁是刺杀滇王的主谋。
庞德松气得厉害,愤愤说庞杏秀几句不是。
倒是萧惟璟宽宏大量,“哪家少女不怀春,待嫁闺中谁不急?不必担心,本王会让她毫发无损出来。”
庞德松前脚离开,大反派的脸就沉下来。
沈宁感叹其变脸之快,看来他之所以没阻止大理寺带走庞杏秀,就是想趁机敲打手下。
都是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不想死就拎着几分醒。
让他们自行觉悟,总比面提面命好来得深刻。
这家伙,蔫坏的。
说真的,沈宁有些自责,出于朋友立场,这事传出去对庞杏秀名声不好,而且会遭庞德松训诉,她担心庞杏秀承受不住压力,再者她亲自下场测试过田文安,并不觉得他是心思缜密之人。
连美人关都过不了,压根不是做谍探的料。
没想到,事会搞这么大。
见萧惟璟稳坐钓鱼台,沈宁忍不住推了他一下,“不派人去查田文安?”
“本王已经让人查了,这几天应该会有结果。”
这么快?沈宁惊讶。
萧惟璟冷嗤,“本王的女人他都敢觊觎,他不死谁死?”
被觊觎的沈宁,“……”
都火烧屁股了,他能不能正经点。
别看嘴上骂,可庞德松还是担心妹妹,却又不敢在萧惟璟面前表现出来,急得满嘴冒泡夜不能寐,生怕她在大理寺屈打成招,供出不利于王爷的事。
沈宁同样担心,但强忍着没动。
越是关键时间,越不能急。
再说,庞德松等人平时够警惕的,真正的机密不可能让庞杏秀知道,能让她知道的不是啥大事,否则大反派不可能如此悠闲镇定。
现在最主要是萧业弘怎么想,是否真的中了幕后主使的计。
沈宁打探道,自萧业弘回府后,大反派的手足亲兄弟轮番到滇王府关心问候。
本来就没多少手足感情,萧业弘要中计跟萧惟璟翻脸,以后也勿需客气。
他要不中计,那又是另一种玩法。
然而,滇王府那边始终没动静,滇王夫妻不发表任何猜测,全权交给大理寺处理。
庞德松打探到消息,大理寺确实没对庞杏秀用刑,毕竟当天沈宁可以作证,当天两人一块回府,而庞杏秀院子的下人能证明她回来后一直没出门。
大理寺官员也是人,见风使舵的本事不比其他人差。
他们有丰富的办案经验,此案确实嫌疑颇多,何况晋王真要想杀滇王,当天晚上完全可以不开门,届时将责任推到下人身上。
可是,偏偏晋王妃竭尽全力救活滇王。
再者,别看晋王在京城没领差事,但他泱泱兵马在北境呢,是众多皇子中拥有最大兵马实权的。
更令他们头疼的是,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百姓众说纷纭,毫无原则一边倒偏向晋王,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所有皇子都想从中得利,包括晋王也不例外,只是他选择的路跟其他皇子不同。
这点连沈宁都不得不服,大反派是真把舆论利用得彻底。
长公主派人过来请,约火锅。
沈宁欣然应约,点了鸳鸯锅,要了份红油特辣。
长公主见她吃得香,不禁摇头道:“外面都乱成什么样了,你还吃得下?”
“长公主约我出来,难道不是为了口腹之欲?”
长公主无语,“本宫是怕你憋坏了,约你出来散心的。你倒好,该吃吃该喝喝,本宫白替你担心了。”
沈宁笑,“公道自在人心,晋王府没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
长公主服了她,边吃边聊道:“这事你怎么看?”
“大理寺在查,相信真相迟早会大白于天下。”
“你对滇王跟滇王妃都有恩,如今大理寺及其他皇子都将矛头对准晋王,你不感觉心寒吗?”
第433章 幕后主使是谁
“为何心寒?”沈宁笑得没心没肺,“救人是医者天职,至于他们没有表露心声,是相信大理寺的办案事,现在结果还没出来,如果受害者跳出来洗白嫌疑者,你确定皇上会喜欢看到这一幕?”
无论哪个上位者,都不喜欢下边拉帮结派,哪怕是亲生儿子。
长公主哭笑不得,“你们身处漩涡却仍能保持清醒豁达,怪不得晋王府能有今天的地位。”
当年她要有这份清醒,也不会落得如斯下场,能及时悬崖勒马并弥补遗憾,也是多亏了沈宁。
“昨天本宫去了滇王府,滇王的伤情好转得不错,滇王妃状态看着不错,言语间对你跟晋王多有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