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变(297)

作者:姚颖怡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霍展鹏一怔,嫡长子?从三品?

嫡长子是霍誉吧,这小子什么时候是从三品了,他怎么不知道?

虽说武职的从三品比不上文官的从三品,但最差也是个卫指挥同知了,那小子不是去年才调到骁旗营吗?骁旗营升得这么快?

他一脸茫然,却不知道所有人都在看向他,也不知道和他说话那人练的哪门子神功,竟然能让满朝文武全都看向他们这边。

长平侯府的那点事,京城里谁不知道?长平侯府的嫡长子,长年累月住在外面,听说住的还是外家的宅子。

话说那位霍大公子也认祖归宗好几年了,长平侯至今也没给他请封世子,莫非是想把世子给了他那孝期里怀上的二儿子?

其实霍家二公子并非是孝期里怀上的,但是霍展鹏确实是孝期里和定襄县主私订终身的,因此,这事传来传去,就变成二公子是孝期子了。

老长平侯若是知道自家儿子的那些烂事,怕是会气得掀了棺材板板。

皇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特意问了身边的太监,于是皇帝也满脸好奇地看了过来。

见霍展鹏怔怔不语,皇帝便笑着问道:“长平侯,听说令郎不日便要成亲,莫非长平侯是因要办喜事,顾不上请封世子的事了?”

这可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大梯子啊,霍展鹏只是混不吝,他又不傻。

他连忙出列,一揖到地:“微臣正如圣上所言,只顾着给小犬张罗婚事,没有顾上请封世子一事。”

皇帝微笑,对身边的公公说道:“给朕记下,霍大公子大婚时送份厚礼。”

霍展鹏还能如何,只能谢恩了。

其实勋贵家的嫡长子嫡长女嫡长孙们成亲,皇帝都会有赏赐,这都是有份例规矩的。

自会有人报上去,皇帝朱笔一批也就行了,根本不用皇帝特意在朝堂上安排此事。

皇帝这哪里是安排,分明就是敲打长平侯呢。

啥?定襄县主不是太后娘娘的堂妹吗?长平侯不是皇帝的堂姑父吗?

让定襄县主的儿子当世子,那岂不是更好吗?

但凡有点格局的人,也不会这样想。

有嫡立长,无嫡立贤,上至皇室下至民间都是如此。

更重要的,长平侯霍展鹏年轻时的那笔湖涂帐,京城里谁不知道?

他逼得发妻和离,让嫡长子流落在外,这事谁不知道?

他孝期与定襄县主私相授受,承恩公府更是闹出姐妹易嫁的事,就连太后也受了非议,若是放着已经认祖归宗的嫡长子不立,反而改立定襄县主的儿子,霍展鹏不怕丢脸,承恩公府不怕丢脸,御史们也不会答应,到时候就连太后和皇帝都会脸上无光。

霍展鹏灰头土脸出了皇宫,连最近正打得火热的林家姐妹那里也没去,直接回了侯府。

半路上,他就让长随去打听,问问霍誉哪天成亲。

没错,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就是最近,可具体是哪一天,有人告诉他了,他给忘了。

霍誉毕竟是他儿子,霍誉成亲,他肯定要给钱给东西,这事交给定襄县主就行了,定襄县主是当家主母,这事都是她管,和他没关系,公中又不是没有钱,只要别动他的私房银子就行。

所以霍侯爷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可现在皇帝都开口了,他就只能放在心上了。

他刚回到府里,长随就回来了,霍侯爷听了那日子,吓了一跳,不带这么逗人玩的,还有两天就要催妆了?

他再一问,松了口气,早在下聘时,定襄县主就送过去了五千两银子和一套头面,那小子很痛快地就收下了。

霍侯爷问长随:“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长随一脸为难,您都有多长时间没去过定襄县主屋里了?

那林家五朵金花,您现在恨不得日日在她们那里,定襄县主想见您,还不如等您精尽人亡更容易。

但是侯爷会办事,人不到礼却没有断过,隔三差五就给家里这两位送东西,虽说都不值钱,可礼轻情意重,别说西院那位了,就是定襄县主这位见过大世面的,每次也都要感动得直抹眼泪。

感念定襄县主这事办得不错,霍侯爷终于进了定襄县主的院子,定襄县主激动得差点晕过去,温存片刻,定襄县主便如同一只温顺的绵羊,跟着霍侯爷来了老书院街。

第二二二章 邹慕涵出场

朝堂上发生的事,霍誉是听纪勉说的,纪勉说道:“看来这一次,你的世子是稳了。”

霍誉摇头:“暂时我还不想要。”

纪勉叹息:“你这孩子,何必呢,那本来就是你的。”

霍誉眼底滑过一抹郁色,嘴边却漾起微笑:“既然本来就是我的,我又有何可急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