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过头,语气忽然有些微妙:
“名垂青史,你对朕就这么有信心?”
“那当然。”
摇光点了点头,语气笃定。
她知道康熙一生的成就,所以,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犹豫。
康熙端着茶盅的手顿了一下。
忍不住深深的望了摇光一眼。
其实,从一个月之前,吴三桂以目疾请解除总管云贵两省事物,上书试探的时候。关于撤藩的事情,朝中大臣们就已经进行过太多的讨论。
议政王贝勒大臣,以及诸王以下意见不一。
朝中赞成撤藩者少,想要委曲求全,和藩镇势力妥协者众多。
甚至,还有亲贵大臣们建言,若是自己坚持撤藩,不如先将朝中家眷转移到山海关外。免得将来一旦无法和平撤藩,两军交战之时伤及家眷。
显然,吴三桂之流手握重兵,势力几及全国之半。大臣们都从心底怵了三藩,并不看好朝廷的军队。
康熙本人虽然一直坚定的撤藩,想要收回地方藩镇的势力,增加朝廷的凝聚力和财税兵源,从而巩固自己的皇权。
但是,他毕竟还年轻。
偶尔在独处的时候。
内心也不免彷徨,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甚至会想到,倘若最后失败,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家眷。
只是。
这些想法,他从来都无法对任何人诉说。
只能逼迫自己。
全力以赴。
只是此刻。
听着眼前人笃定的话语。
他的语气,也莫名变得温柔起来。
轻声问道:
“那你呢,摇光,你的人生乐趣又是什么?”
摇光愣了一下。
托腮想了想道:
“我的人生乐趣很简单的。就是让自己能尽量活的久一点。然后,好好享受这世上的华服美食,去塞外打猎,去江南巡游,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呵呵,活得久一点朕不能保证,不过这华服美食,巡游塞外,倒是不难。”
康熙勾唇一笑。
在璀璨的宫灯下。
一袭月白色常服,矜贵清俊。
那细长的眼尾微微上扬。
整个人光风霁月。
他执起身前细长的白瓷缠莲花的茶壶。
倒了两杯温热的碧螺春。
很自然的。
将其中一杯,缓缓的推到摇光的身前。
……
承乾宫。
兆佳贵人因着太皇太后忽然赏赐宸嫔美人葛的事儿,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特特的来承乾宫,跟贵妃抱怨了一下午。
刚刚才意犹未尽的带着三公主离开。
此刻的佟佳氏,坐在绣榻上。
缓缓的放下手里的账本。
轻轻的按了按眉心,显得有些心绪不宁。
屈嬷嬷端着白瓷茶盅,撩开帘子走了进来。
“皇上他今晚去了哪里?”
“额,回禀主子,万岁爷他……在咸福宫。”
屈嬷嬷脚步踟蹰了一下。
瞧了一眼佟佳氏的脸色,语气小心翼翼的回道。
“主子,您还是先喝口水吧,跟兆佳贵人说了一下午话儿,今儿的晚膳您都还没用呢。”
“先放下吧,我现在还不饿。”
佟佳氏的脸色暗了下来。
摆了摆手,有些出神的盯着桌上的烛火。
语气淡淡的道。
“主子,还是好歹先吃点儿东西吧。您身子才养好了几日。若是再这般折腾病了,自己难受不说,岂不是让皇上心里也跟着记挂啊。”
听到屈嬷嬷提起康熙,佟佳氏的脸上闪过一丝惆怅。
语气寂寥的道:
“表哥他,真的会记挂我吗?”
“那是自然,这满宫里谁不知道,皇上待主子您最是关心不过了。您忘了,这几年,不管哪一回您身子不好,皇上都来承乾宫瞧您,还特意看起居注,查问您的饮食。这样的体贴在意,除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以外,是宫里哪个娘娘也没有的啊!”
“呵呵,对啊,表哥她待我,从来都是极好的。”
佟佳氏怔怔的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
半晌。
自嘲一笑。
语气有些凄凉的道:
“只因为,我是他的表妹。”
“主子,你就别再钻牛角尖儿了,何苦要为难自己个儿呢。表妹也罢,妃嫔也罢,您总是这宫里万岁爷最亲近的人啊,那些底下的嫔妃们,再怎么得宠,又怎么能越得过您去呢。”
佟佳氏好似没有听到一般。
望着窗外。
自顾自的轻声呓语:
“我还记得那年,阿玛要给我说亲。他跟我说,以佟家的权势,我无论嫁到谁家,都必不会受到怠慢的。我却死活都不愿,非要进宫,求了额娘和太皇太后,自己跑到宫里去找表哥。跟他说,我不想嫁给别人,只想做他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