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皇上却为她破了例。
地位、宠爱、容貌。
小赫舍里氏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她可望而不可即的。
人与人之间,最怕的就是攀比。
因为所有的不幸,都源于比较。
源于自己不如对方。
哪怕皇上另立新后,她手可以接受。
却唯独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
纳喇氏感觉自己嫉妒的发疯。
她想大喊。
想大哭一场。
想不管不顾的冲到咸福宫做些什么。
可是。
这些都止于想象。
现实中,她什么也做不了。
只能呆在这延禧宫,默默的收拾自己的情绪。
不能露出一丝一毫的端倪让人闲话。
可是。
隐隐的。
听到咸福宫那边传来的欢笑声。
她还是没有控制住眼中的泪意。
“皇上,你好狠的心!”
......
相比于惠妃的激动。
以及乌雅贵人的愤恨和不可置信。
其他人听到这个消息,就显得相对平静很多。
毕竟,妃独占圣上恩宠这么多年,大家也早都习惯了。
翊坤宫里。
宜妃穿着一身儿水红色的缂丝旗装,抱着一只毛色雪白的蓝眼睛波斯猫儿。
正和马佳氏说话儿。
骤然从宫女的口中听到消息。
愣了一下后。
微微一笑:
“这是好事儿啊,反正贵妃娘娘人品贵重,又一直管着宫务,母仪天下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本宫倒是觉得,娘娘做了皇后,往后怕是更慈悲了呢,咱们哪,该去咸福宫贺一贺娘娘才是。”
“妹妹说的是,贵妃做了皇后,是咱们姐妹的福气,是该去咸福宫贺一贺的。”
马佳氏这话却是真心的。
她前几年因着性子燥郁的缘故,被禁足了一年。
后来好了,便又重新出来走动起来。
期间。
摇光待她一如往常,并不曾有什么苛待。
患难见人心。
这事儿让她心里一直感念着。
而且这些年。
她在宫里冷眼这么瞧着。
贵妃的性子光明磊落,处事公平。
大家心里都是服气的。
说句大不敬的话。
贵妃的品格儿,先皇后与之相比,都是大有不如的。
......
“咚,咚......”
十月的清晨。
伴随着微凉的晨风和庄严的社稷钟声。
摇光身着崭新的皇后吉服。
在朝廷百官和命妇们的见证下。
扶着裕亲王妃西鲁克氏的胳膊,一步步走上台阶。
在太庙祭拜天地和爱新觉罗的历代先祖牌位。
这是皇后和妃子们最大的区别。
祭拜太庙,拜见先祖。
从此便是爱新觉罗家的宗妇了。
宗庙大殿里。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的画像都挂在牌位上方。
威严而肃穆。
摇光心中一时间有些恍惚。
似乎回到了过去。
耳边仿佛听到了战士们金戈铁马的呐喊声。
看到了四大贝勒们面南议事。
看到了整个王朝的历史。
望着这些历代先祖的牌位。
摇光有一种感觉。
也许。
百年以后。
她的牌位也会在这里有了一席之地。
兽头嵌金香炉里。
袅袅青烟打着旋儿缓缓上升。
摇光跪在蒲团儿上。
双手合十。
感受着这里的肃穆气氛。
心中突然有种宿命般的归属感。
祭拜结束。
皇极门下。
摇光微微低头。
康熙亲自为她戴上象征着皇后权利的凤冠。
瞬间。
四周响起山崩海啸般的祝贺声。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摇光抬头。
目光所至。
无人敢与之对视。
所有人都如同风吹过的麦浪一般。
齐齐跪行大礼。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那声音传出了九门。
传遍了京城。
这一刻的京城。
是属于摇光的。
这次的封后大典。
令无数人印象深刻。
直到很多年以后。
官至保和殿大学士,正白旗都统的赫舍里.明辉都记得当时的封后盛况。
他在《梁亭清欢杂记》里,语气激动的回忆道:
“姑姑做皇后实乃天命,是众望所归。当时圣上为此祭祀宗庙,昭告天下,赐皇后宝册。封后大典当日,所有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官员俱前来观礼,所有蒙古台吉以上爵位者也到京庆贺,朝鲜、琉球、暹罗、廓尔咯、苏禄等附属国也俱派使者前来观礼。之后赐宴,游园,灯会。其中盛况,历朝历代皇后无一可堪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