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将这些不甘和委屈深埋在心底,从不表现出来。
只不过。
也因此。
慢慢的,人也变得显而易见的沉默起来。
话少了许多。
后来。
还是最关心爱护自己的小姨,看出了他内心的想法。
一席话点醒了他。
“作为储君,就要有储君的气度,强者的心态。所谓的大阿哥党和太子党,只是朝臣们的一厢情愿。但你是大清的太子,在你自己的心中,可不能先入为主的把臣子们分成两派,让自己也陷入这种无意义的党争之中。而是要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自己成为局面的主导者,做出对大清有益的决定。”
小姨的这番话。
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他心中一直以来的阴霾。
又如同晨钟暮鼓。
敲散了他心底原本的那些委屈和不确定。
让他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定位。
也渐渐的,拥有了和过去不一样的看人看事的眼光。
之后。
静下心来。
真正的以储君的高度。
换个角度再看大哥和明珠这些人。
反倒是觉得,之前的那些争斗,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
无论是大哥,还是明珠。
本身都是文武双全之辈。
朝廷难得的栋梁之才。
只要自己这个太子做的足够出色。
放平心态。
保持住一直以来的优势。
那么。
未来的他们。
也一定会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会作为臣子。
为自己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安民抚政。
又何需火急火燎的打压呢?
第156章
一进入七月。
天气就越来越炎热了。
尤其是中午, 人在太阳底下走一会子就热的能中暑。
猫狗都躲在树下吐舌头。
从六月底开始。
咸福宫书房的夹墙里。
便放上了冰盆。
所以。
外面虽然酷暑难耐。
但整个书房里,却凉爽宜人。
摇光穿着一身儿轻盈的象牙色美人葛纱裙。
正在悬腕练字。
原本往年的这个时候。
摇光都已经和康熙一起搬去畅春园避暑了。
但今年却没有去园子。
因为六月份,康熙再一次带兵渡过黄河亲征准格尔。
经过两次大战的失败, 葛尔丹的势力基本已经土崩瓦解。
今年二月。
康熙为了喀尔喀地区的而彻底统.一, 责令葛尔丹帅部属投降, 但是对方却依旧负隅顽抗。
而鉴于葛尔丹的负隅顽抗,康熙再次下诏亲征。
穿着青色袄子的蔓儿撩开书房的玛瑙门帘儿。
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小宫女豆粒儿端着一盏绿豆百合甜羹跟在后面。
“主子,用盏绿豆羹吧,如今这天儿热的很, 仔细中了暑气。”
将绿豆百合甜羹放在旁边的小几上。
蔓儿一边帮摇光收拾桌子上已经晾干的大字。
一边笑吟吟的道。
“唔。”
摇光写完最后一笔。
拿开上面的青玉貔貅镇纸。
细细的欣赏一番。
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如今的她。
对于书法的造诣颇深。
写出的书法,铁画银钩。
越发的行云流水了。
“主子, 要奴婢说呀, 你写的字,已经是顶顶好的了, 就连朝中的大学士都赞不绝口呢。前个月, 高士奇大人不是还想求您一副墨宝么。”
蔓儿见摇光只是含糊的答应着。
并没有喝羹的意思。
忍不住笑着道。
“呵呵,高士奇可不是看中本宫的字。他是绍兴府有名的才子, 本身就擅书法。”
摇光将手里的羊毫放入笔洗。
看着里面的清水, 慢慢的被墨汁浸润变黑。
语气不紧不慢的道。
上个月,因为自己的车驾被当街拦路刺杀之事。
朝中闹得风风雨雨的。
许多相关的人员,都被御史台和刑部联合追究责任,受到了处罚。
因为当时的女刺客拦路, 使用的是高士奇害死其子的名义。
所以便有御史风闻上奏,认为这件事高士奇也有责任。
应该受到处罚。
之后。
又有大臣趁机参奏其和明珠结党营私。
一时间。
高士奇的处境堪忧起来。
参奏其的奏折如雪片儿一般飞向康熙的御案。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士奇另辟蹊径。
没有为自己辩解。
反而在乾清宫向摇光求了一副字。
对其曲线救国的想法。
摇光倒也没有拒绝。
一来这件事本身就跟对方无关, 只是一个党争的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