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泰也不害怕,笑嘻嘻的上前打了千儿道。
作为一个从军三年的老油子。
木泰为人倒是不坏。
中等旗人家里娇生惯养的子弟, 也吃不了什么大苦。
属于那种,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家伙。
值勤的时候, 总是找个借口就耍滑偷懒。
不过倒是没有太多的人讨厌。
主要就是木泰会做人, 敞亮大方,总是请兄弟们下馆子。
平时。
要是谁家有个难事儿了,也会帮忙。
“听说这次,费扬古也跟着主子爷御驾亲征了?”
隆多放下手里的笔, 转头问了一句。
作为木泰的顶头上司。
多尔济性子刚直,为人严肃。
能容忍木泰这整天嬉皮笑脸的小子, 也是有原因的。
他和木泰的大表哥费扬古是发小, 少时一起在官学读书,关系极好。
所以, 也算是看着木泰长大的。
“是啊,这次主子爷御驾亲征葛尔丹,身边的亲卫跟去了一半。”
葛尔丹自从执掌准噶尔部以来,先兼并了四厄鲁特,之后,又以武力征服了天山南路的回疆地区。
两年前,葛尔丹东征,从形式上占领了蒙古喀尔喀部落。
不过他还算有分寸,不敢招惹大清,并未继续南下进入大清边界。
但在葛尔丹率军攻破喀尔喀之后,康熙就已经警惕重视起来。
对其部署开始了军事防御,并且派出斥候军对葛尔丹的动向,进行更为严密的探察。
因为葛尔丹入侵,并不是孤立的。
他的背后就是罗刹国,也就是沙俄。
沙皇俄国一直都对大清北方的领土虎视眈眈。
如果任由葛尔丹和沙俄勾结,那大清的土地被沙俄吞并,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在大清入关初期,沙皇就趁机占领了东北的大片领土。
后来康熙登基之后,组织了两次反击。
最出名的就是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成功地击退了沙俄势力,签署了《尼布楚条约》。
但是。
沙俄显然贼心不死,自己不能在大清为非作歹,就不断的教唆葛尔丹入侵大清领土。
今年春天。
葛尔丹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野心,率军南下入侵大清边界。
对此,康熙自然不会容忍。
今年六月初。
康熙率十三万大军亲征葛尔丹。
“大军出发也有两个月了,不知如今战况如何,这可有五日都没来前线军报了。”
隆多皱了皱眉,起身若有所思的道。
他负责值守东城门,西北的战报都要经过这边。
“哎呦急什么,来了军报,也必要从咱们这边儿过的。我说老隆你啊,就是太操心了,一天板着个脸忧国忧民的,看着就闹心,难怪没女人缘。”
木泰不以为意。
端起隆多喝过的凉茶,直接喝了个底朝天。
“前方无关人等闪开!前线八百里加急!”
木泰的话音儿刚落。
就听到清道的锣声。
不远处的官道上。
两名穿着黄马褂的报信兵。
骑马往城门处疾驰而来。
“哎呦喂,也不知出什么大事儿了,居然是八百里加急!”
木泰手里的茶盏。
直接惊的掉到了地上。
虽然在现代一些古装影视剧中,送个信,动不动就出现八百里加急。
但是,实际上,在古代这样的情况是极少的。
大清疆域辽阔,虽然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驿站的修建。
但这个年代可没有电子邮箱,没有微信。想要传输公文信件,都需要驿站的存在。
所以,为了尽可能提高传递速度,一般每隔二十里就会有一个驿站。
寻常公文书信,传送速度相对比较慢。
八百里加急,也就是马上飞递,使用成本非常高。
驿站要使用最高级别的驿马,并且每到一个驿站,就会更换一次马匹。
为了能按时将公文送到,送信人的一日三餐,也都在马上解决。
如果是身体素质差一些的送信人,或者等级不够的马,很有可能因为劳累过度而死。
所以。
八百里加急只有相当紧急的文件才能够使用。
比如边关告急,或者聚众造反之类,威胁到国家安宁的事情。
……
紫禁城。
毓庆宫。
位于奉先殿与斋宫之间,是在明朝奉慈殿的旧址上修建而成的。
这里是皇太子胤礽的住所。
规模宏大。
绿树成荫,风景极佳。
最中心处,是一处占地十亩的湖泊。
湖水清澈至极,远远望去,如同一面巨大的蓝色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