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外人面前。
胤礽虽然小小年纪。
却依旧表现出皇家子弟的良好教养。
负手而立,背脊挺直。
仪态端正。
抬了抬手,不疾不徐的叫了起。
举手投足之间。
尽显皇太子殿下的尊贵气度。
……
乾清宫。
昭仁殿配殿。
这里是康熙在宫里夏天用膳的所在。
往年的六月,宫里比较热。
一般康熙会早早就搬去畅春园避暑。
只是今年不同。
前些日子,太皇太后病了一场。
断断续续有将近一个月。
不但皇太后、底下的嫔妃们要去慈宁宫侍疾。
康熙和孝庄祖孙感情深厚。
自然也是忧心至极。
每日下了朝,就要去太皇太后宫中瞧一瞧太后的病情,还亲自侍奉汤药。
太皇太后的病,终于在五月中旬好了。
但大病初愈,身子到底还是有些虚弱畏寒。
需要静养。
所以,为了每日的晨昏定省。
从而确保太皇太后的身体确实好了。
康熙自己也暂时没有搬去畅春园。
一直留在紫禁城处理政务。
摇光到的时候。
康熙穿着一身浅青色的皇帝常服。
正姿态闲逸的靠坐在窗边的碧绿摇椅上。
读着一本汉文书。
手不释卷。
是他的习惯。
摇光跟康熙在一起久了。
发现他确实是一个极为博学,而且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的人。
会利用一切的碎片时间去读书。
满文、汉文、藏文、英文书籍。
他几乎都会去涉猎。
而且,他的涉猎,还不是那种不求甚解的通读一遍就完了。
他从不会糊弄自己。
而是去努力的弄清楚其中的意思,并且能熟练的运用才行。
“这会子正是用午膳的时候,应该趁机好好的歇歇眼睛才对。”
摇光撩开帘子走进屋里。
瞥了一眼正在看书的康熙。
语气有些不赞同的道:
“一上午都在处理政务,还嫌不够劳累么?又看什么书啊?”
前些日子,康熙的眼睛有些不舒服。
在眼睑的位置,长了一个小小的麦粒肿,这显然是用眼过度的缘故。
后来太医开了方子,又用热毛巾敷了三四天才好的。
摇光这样明显不够恭敬的话。
康熙听了却没有一丝恼意。
朝夕相处这么久。
他早已经习惯了摇光这样有些别扭的关心。
抬起头。
对上那如冰似雪的眸子。
康熙不自在的轻咳了一声。
放下手里的书。
起身上前揽着摇光的肩。
微微一笑。
解释道:
“这也是习惯了。”
康熙揽着摇光。
缓缓的走到窗边。
望着院子里碧绿的树荫。
轻轻地呼了一口气。
“朕从五岁开始就读书识字。,每一本书都要做到熟读成诵,从来不肯蒙骗自己,随意的凑合过关。八岁的时候,基本对古代的汉学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又经常跟身旁的汉文师傅们询问求教,等明白了文章中意思,心情就感觉特别的愉悦。”
“后来,读完了古代四子的书籍,做到融会贯通之后。又开始攻读《尚书》,从那些汉家的经典谋略之中,朕体会到了古代帝王孜孜不倦,努力寻求治政之道的深意。”
说道这里。
他揽着摇光的胳膊紧了紧。
凤眸微眯。
望着北方高远的天空。
“朕也希望,这一生,把这些治政之道运用到未来的治国中。让大清海晏河清,天下百姓都安居乐业。”
第83章
“瞧你这么吃李子, 我这腮帮子都开始发酸了。”
咸福宫花厅。
西鲁克氏接过宫女剥开的石榴,捻起一颗红艳艳的石榴籽儿尝了尝。
望着对面肚子微微隆起。
大口吃着酸李子。
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尚佳氏。
语气笃定的道:
“这民间都说是酸儿辣女,我瞧你这头一胎啊, 多半是个阿哥。”
“那敢情好了, 若是这一胎能生个阿哥, 我这身上的压力可就小多了。这往后,再生儿生女也就无所谓了。”
尚佳氏吐了口中的李子核。
拿绣荷花的帕子拭了拭嘴角。
轻笑一声。
柔柔的道:
“你们是不知道,这两年,一直没有身孕。光我额娘那边儿, 就不知念叨了多少回。就前些日子,还说让妹妹一起进府服侍, 给王爷开枝散叶呢。”
“这事儿你没允吧?”
坐在上首的摇光听了这话。
忍不住眉头一皱。
语气淡淡的问道。
这两年和尚佳氏走得近, 她自然清楚纯亲王隆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