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摇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种事儿,还真是不好说什么。
毕竟在摇光的观念里。
即使真的是两人对食,也只是感情的一种罢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大逆不道的。
摇光挑了挑眉。
端起桌子上的茶盏,轻轻的抿了一口:
“后来呢,怎么处置的?”
“他俩违反了宫规,自然不能在翊坤宫伺候了。皇上安排了兆祥所嬷嬷照顾秀玉,等她手腕上的伤养好了,直接遣送回家。至于杨清远,打了二十廷杖,等伤好了罚去浣衣局做事。”
蔓儿年纪小,经历的也少。
到底看不惯这样的事儿。
说到最后。
忍不住皱了皱眉。
鼓着脸颊,有些忿忿的道:
“一个老鼠害一锅汤。今儿个早上,慈宁宫太皇太后听说了他俩这腌臜事儿,大为火光。还专门下了懿旨,让贵妃娘娘清查各个宫里的对食菜户,说要一并处置呢!”
摇光愣了一下。
转头望向一旁的梅嬷嬷:
“咱们宫里有吗?”
“回禀主子,咱们宫里都是从各处新调来的。奴婢也一直都管的严,并没有对食之事。”
末了。
瞥了一旁伺候的蔓儿和芍药一眼。
梅嬷嬷一边给摇光的茶盏里添了热茶。
一边有些感慨的对摇光解释道:
“其实,宫女们满五年就能出宫嫁人,大部分都不会去和太监对食的。”
“唔,那就好。”
摇光点了点头。
她管不了其他宫里,但却不希望自己宫里的下人出什么事儿。
毕竟都伺候了大半年。
自己这个做主子的,能护着还是要护着的。
第79章
乾清宫。
御书房。
康熙一身褚红色皇帝常服, 正在批阅奏折。
“主子,恭亲王到了!”
“唔,宣吧。”
没一会儿。
随着太监的通报声儿。
一身软式军服的常宁。
走进了御书房。
“臣弟给皇兄请安!”
常宁一甩马蹄袖。
后撤一步, 单膝跪地行礼。
外出征战小半年, 常宁长高了, 但也瘦了不少。
原本白皙的肤色变得黝黑,脸型也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涩圆润。
变得轮廓分明起来。
眼神坚定,气质沉稳。
跟过去大不相同。
显然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康熙放下手里的朱笔。
起身走下御案。
俯下身按着常宁的肩膀。
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
“很好!有长进。朕看了半个月前发来的军报,你在西南做的不错!”
挥手让太监给常宁搬了椅子。
语带笑意的道:
“说说具体情况, 大军现在情况如何?”
“臣弟之前三万大军一直都驻扎在兖州,堵住所有出云南要道。后来, 皇兄派二哥处置了朱慈炯一系, 断了吴三桂一臂。后又招降了王辅臣,打击了不少官员的信心。很多原本信誓旦旦跟随吴三桂的大臣, 也都陆续投降了。前些日子, 处死吴应熊和吴世霖之后,臣得到消息, 吴三桂本人当场吐血晕倒, 很多反贼也已胆寒,吴三桂军中出现了大量逃兵。”
“臣弟回京时,按着皇兄圣谕,已经将西南的防务令箭, 都交接给图海了。所有外出云南的要道全部封堵,如今大军正在不断的缩小包围圈, 蚕食吴三桂派出的散兵游勇。吴三桂覆灭, 也就这一个冬天的事儿了。”
“唔,不错。”
康熙仔细的听完了常宁的奏报。
半晌。
轻抚右手的扳指。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撤藩问题, 是他自亲政以来。
灭了鳌拜之后,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康熙自小熟读史书,自然明白让藩王势力做大的弊端。
比如,明朝的朱棣,便是藩王造反的成功者,最终登上了皇位。
如今的平西王吴三桂。
显然也是野心之辈。
不知收敛,没有把朝廷放下眼里。
养兵自重,做着云南的土皇帝。
朝廷派过去的官员,到了吴三桂那里之后,就会被其完全架空权力,派不上任何的用场。
而且,吴三桂居然还私自铸钱。
要知道,掌握了铸钱的权利,也就意味着,吴三桂掌握了云南当地的钱财大权。
只要他的军队需要,什么时候铸都行。
而且,想铸多少钱,就铸多少钱。
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胆大妄为,一点都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而且。
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三藩都在尽其所能的搜刮百姓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