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叔听到还有半月才该临盆的妻子提前发动,惊得转身就往回跑,连骑马都忘了。待他满头大汗跑回家中,刚进院子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就听产房里传来响亮的哭声。
稳婆出来报喜,“恭喜二爷,二夫人为您添了一位六斤六两的千金,母女平安。”
郭神医到府之后,给温氏把了脉,所以林家人已经知道温氏这一胎是女儿。听到母女平安,俊朗的林二叔咧开嘴笑得傻傻的,“大嫂,我又多了个闺女。”
房氏看着稳婆抱出来的,哭得小脸通红的侄女,笑着与温氏和林二叔道,“这孩子是听了大福和沈戈寄回的喜讯落地的,鸿雁传佳音。林如雁,林如佳这两个名字,二弟和二弟妹喜欢哪个?”
温氏看向丈夫,让他拿主意,林二叔拍板道,“林如雁。”
鸿雁传的佳音,不只送到了宣州林家,也送到了兴阳武安侯府。武安侯的手忍不住颤抖,手中的信纸哗哗作响。
沈彦佑以为堂姐那边出了事,稳住心神站起身走到祖父身边,“祖父?”
武安侯抬泪眼看向孙儿,“彦佑,你大哥找到了。”
大惊大喜冲击之下,沈彦佑只觉得一阵头晕,他抬手按住桌子激动道,“祖父,是沈戈对不对?沈戈就是我大哥对不对?”
“是,是。”武安侯把信纸递给孙儿,彦义找回来了,他总算能死而无憾了。
沈彦佑仔仔细细把信看完,泪水已经模糊了双眼,“侄儿这就去祠堂,将喜讯报于祖母、伯父和伯母。”
武安侯站起身,“祖父去祠堂,你给你父亲写信,将这喜讯尽快告诉他。”
“是。”虽知堂姐一定也给父亲写了信,但沈彦佑还是立刻应下,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给父亲写信。
大夏朝最北端,北庭都护府与沙陀交界处,黄沙漫天。刚与西突厥兵将大战一场回到北庭帅帐内的沈文功,同时收到了侄女和儿子送来的急信,他连染血的战甲都来不及卸下,便将信展开。
两封信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十四年前被他弄丢的侄儿沈彦义,终于找回来了。
沈文功抱住信纸,潸然泪下,“大哥,大嫂,彦义找回来了……”
百年之后他到九泉之下,总算有颜面见大哥和大嫂了。
第267章 将王八按死在瓮中
鄂州守将杨贻德的父亲与儿子、鄂州长史温凯东的妻儿被右侯卫救出后,鄂州对安王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逆转:杨贻德与温凯东一起上书乾昌帝,揭露鄂州太守黄朋让勾结反王、打压下属,欲将鄂州拱手送给反王的罪证。
征讨叛军大元帅沈存玉,用尚方宝剑斩了黄朋让的项上人头,鄂州民事暂由温凯东掌管。温凯东与杨贻德一道,誓死保卫鄂州百姓。鄂州的世家、商贾也出钱出力,支持鄂州军擒拿安王。
安王率叛军入驻鄂州城的计划,彻底化为泡影后,沔州百姓担心安王会将目标转到沔州,纷纷上街请命,恳请沔州军构筑防御,誓死守城。
为何沔州百姓变化也如此大?
这不是废话么,谁想认一个会拿你亲人的命逼你造反的畜生为主。
不信安王会这么做?你且睁开眼,看看西曹书佐房大人、沔州最大的粮商郑家的当家主母、看看八代书香传家的温家独苗,被安王抓去折磨成了什么样子!
“沔州百姓是多虑了。”战局变得对己方有利,又寻回了武安侯嫡孙,许川这几日的笑容比过去半年加起来还多,“安王看不上沔州,小公子可知为何?”
被尊为小公子的沈戈答道,“一是沔州城墙老旧,不好守城;二是安王到了沔州城,势必会被鄂州军和右侯卫两面夹击。”
沈戈话音刚落,围坐在帐内的右侯卫将领们争先恐后表态:
“小公子说得对!”
“小公子好聪明!”
“小公子洞若观火!”
“小公子口若悬河!”
“书读得少就甭说话,你家口若悬河是夸奖人的?”
用错词的家伙立刻改口,“小公子不愧是小将军的亲弟弟,一样厉害!”
“那是,不厉害能是我弟弟!”靠在帅椅上的沈存玉笑得那叫一个得意。坐在她旁边的沈戈很想把他老子从地底挖出来,让他亲眼瞧瞧自己的闺女嚣张成了什么样子。
郑省初碰了碰沈戈的肩膀,小声道,“你看你姐这样,是不是特耀眼?”
我姐很耀眼,你眼光很好。沈戈不想再看郑省初白痴般的眼神,转眸看向大福,却见大福向他挑起了大拇指:
“厉害。”
沈戈也像大福挑起了大拇指,你入乡随俗,已经跟右侯卫的将士们混得不分彼此了。
看着时辰差不多了,沈存玉才在帅椅上的脚落地,直起上身,双手平方在帅案之上。霎时间,满帐的将领们立刻闭嘴,一个个站得笔管条直,杀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