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番外(173)

作者:南极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默书时,还能偷看旁边人的书!”

“对。”大福也跟上。

房润林哈哈大笑,林如玉汗颜。

自己的弟弟妹妹们,确实说得很有道理……

第130章 开家拍卖行

今日出游,林如玉带着二妹乘坐一辆车,阿衡、阿冬和莫秋保同车,大福和房润林骑马随行。

房润林向表弟打听沈戈的来路,得知他只是护送姑母和表姐从祁县返回宣州的镖师后,对他的敌意瞬间就消去了大半。

沈戈长得再英俊帅气又如何,不过是个跑腿卖艺的镖师罢了。但转念想到姑娘家就喜欢沈戈这样的小白脸,房润林又不放心了。

他催马来到表姐的马车边,隔窗与她闲聊,“阿衡说沈戈的万相茶馆很不错,表姐可过去玩过?”

林如玉摇头,“前阵子太忙,还没去过。”

“那咱俩改天一块去转转吧?”

林如玉既不打算与表弟订亲,当然不会单独与他出门,“我不喜欢听书,你与阿衡他们一块去,他们都喜欢。”

房润林笑得更开心了,“沈小七与沈戈长得一点也不像,表姐你猜他们是堂兄弟还是远房族亲?”

林如玉不愿在街上与表弟聊沈戈的家事,只道,“我也不知道。”

嘴上说不知,但林如玉心里却是门清。不管沈小七以前是谁,来了宣州后他跟生子一样,都是沈戈的“弟弟”。

宗族,在大夏百姓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角色,可以说是百姓们的依仗、心理安全感的来源。

沈戈是孤儿,无宗无族便是无依无靠、矮人一等。在乌沙镇时是没用办法,但离开乌沙镇后,沈戈一定会补上这块短板。

这场洪水冲垮了家乡后,沈戈便是他们乌沙镇沈氏一族的族长或族长之子,带着侥幸活下来的族人们迁徙到宣州谋生。

或许,沈戈已经把他家的族谱、族规都写好了。他会选谁作为他们这一支的先祖呢?

林如玉托腮,仔细翻找记忆里大夏朝之前姓沈的牛人有哪些。

这位大人物若泉下有知,族祭之日得了沈戈他们这帮小兄弟的香火,不知作何感想。

多了沈戈这么出色的子孙,他应该也会开心吧?

见姐姐不回房家表哥的问话,林如梅凑到姐姐身边小声问,“姐在想什么,怎笑得这么开心?”

林如玉回神,笑道,“在想咱们晌午去哪用饭,吃什么。”

***

林家前院书房内,房氏给了沈小七一份很厚的见面礼,让丫鬟带他下去玩,才说起今日请沈戈过来要谈的正事,“我听你二叔说,你想寻几个人合伙,开家拍卖行?”

沈戈点头,笑嘻嘻道,“侄儿是有这个打算,现在已与几个人谈妥了,赵明祎入两股、钱三兴入一股,汪正通入两股,伯母可要入两股?”

没想到沈戈动作这么快,房氏也笑了,“戈儿占几股?”

沈戈伸出三根细长的手指,压低声音道,“侄儿明面上占三股,实际上其中一股算祝学文的,一股算代云周和张开的。”

祝学文是宣州太守祝蒙桢的次子,代云周是宣州总捕头,张开是宣州城捕头,这仨人是沈戈拍卖行官面上的人;赵明祎是宣州商贾赵家的少东家,汪正通是宣州最大的钱庄汪家的少东家,这俩人是沈戈真正的合作伙伴;钱三兴是宣州正平镖局的少东家,是给沈戈的拍卖行镇场子的。

沈戈年纪不大,做事却十分周全,也很懂做生意明里暗里的门道。房氏赞许点头,“这几个人你选得很对,多少银子一股?”

沈戈回道,“一千两。”

拍卖需要选好地段、地方要大,装潢要气派,伙计、管事、打手等都要配备齐了,一万两能开起来就不错了。

房氏与身边的管事媳妇秋秀耳语一句,又问沈戈,“望乡亭义卖会后,想开拍卖行的人不少,戈儿打算怎么跟他们斗?”

说到抢生意,沈戈侃侃而谈,房氏听得连连点头,提醒了他几个疏漏之处后,便将秋秀取来的五千两银票放在桌上,推到沈戈面前。

“林家明面上入两股,多出的银子你留着用。赚了银子你先收着,等你开第二家拍卖行时,便用赚的银子给伯母入上一股。”

沈戈只取了两千两银票,认真道,“戈儿知道伯母您是心疼我,您肯入股帮我站场子已帮了大忙了,您安心在家等着年底分红就好。”

房氏听他这么说,便将银票收了起来,叮嘱道,“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你踏踏实实去做,赚了伯母跟着你沾光,赔了伯母给你兜底。”

沈戈星眸弯起,“有您这话,侄儿心里立刻踏实了。”

这孩子才多大啊,就这么能干,又懂事得让人心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