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云寺在城郊外,路途不短,又是在山半腰上,上去要费一番功夫。
是以穆清瑜在天还未亮时就收拾妥当往宫里去了。
到宫里的时候,太后娘娘早就穿戴整齐了,长乐公主也陪在身边。
“臣妇给太后娘娘、公主殿下请安。”穆清瑜跪下行礼。
长乐公主亲自走过去,将穆清瑜扶了起来,佯怒嗔道:“清瑜姐姐怎么和我生分了?快起来,到我身边来。”
穆清瑜迎上太后娘娘看过来的目光,只无奈地一笑,太后娘娘也拿这颗掌上明珠没有法子。
太后娘娘张开口,还未说话先长长地打了个哈欠。
穆清瑜这才发现太后娘娘面上掩盖不住的疲倦,还有眼下浓浓的乌青,像是一夜不曾合眼的样子。
她关切地问:“太后可是夜里没歇息好?”
长乐抢先替太后开口,“姐姐是不知道,昨夜圣上又犯病了,母后衣不解带照顾了他一个晚上呢,都不曾合过眼。母后之前受的伤还没有好全,我怎么都劝不动,姐姐帮我劝一劝母后吧。”
太后嗔怪地瞪了长乐一眼,长乐吐了吐舌头,根本不放在心上。
“照顾圣上是哀家应当做的,圣上还年幼,身边没个人陪着不行的。且哀家的身子哀家心里有数,你不要在这瞎说!”太后没有半点威严地训斥道。
穆清瑜问:“那今儿个太后还要去庙里烧香吗?太后不如先好好休息一日,改日再去烧香吧。”
“话已出口,怎么能不去呢?”太后搀扶着采荷的手站了起来,“倒是也省的哀家更衣了,走吧。”
穆清瑜和长乐互相看看,皆不再相劝,二人一齐起身跟在太后娘娘身后出去。
第465章
因着太后娘娘一夜不曾合眼,精神不大好,长乐公主特意陪伴在其左右,穆清瑜便带着墨竹坐在后头的马车上。
“夫人,你天没亮就醒了,靠在奴婢身上睡一会吧。”墨竹道。
“没事,我还不困。”
出了城之后,道路没有城里的平坦,一颠一颠的,晃得穆清瑜都困了,于是她便靠在墨竹的肩膀上,阖上眼小憩一会。
她睡了一觉,车队终于走到了山脚下。
穆清瑜便不再睡,拉开帘子一角朝着外头张望,山路的两边长着一排排的树木,树叶晶莹青翠,赏心悦目,是都城里难得一见的景致。
穆清瑜便保持着朝外张望的姿势,除了树木,还有站在路边的平民百姓。
那些人拘谨恭敬地站在路边,待马车过去一半,又好奇地抬起头朝着马车里张望。
墨竹劝道:“夫人,外头的人多了,还是不要再往外看了吧。”
穆清瑜听话地收回手,将帘子放了下来。
毕竟是跟着太后娘娘出来的,小心谨慎些总是好的。
先前穆清瑜掀起的帘子从外头看来,只是一条窄小的缝隙。而她放下帘子,别人也只当是风吹得帘子动了一下。
而站在路边的一农妇打扮的女子,目光犀利地盯着那帘子,待帘子放下时,眼中透出复杂的情绪。
她的手不由自主地摸上了自己平坦的小腹,从前那里有一个小生命,现在却空空如也。
林素闭了闭眼,才没叫痛苦的眼泪流下来。
在贤王落败被圈禁起来之后,她竟然发现自己有了贤王的孩子!
如若贤王成了千秋大业,这孩子便是她后半辈子无上荣宠的依靠。可现在,她知道这个孩子绝对不能留。
但她当时只是个闺阁女子,又不敢和别人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竟叫肚子一天一天大了起来,叫她母亲发现了。
她母亲狠下心让她隐瞒身份搬出去住到庄子上,在庄子上将孩子流了再坐一坐小月子,对外只说回远在江南的外祖家玩去了。
为了不被人发现,这么长一段时日,她家里人都不曾来看她一眼。
她只能独自一人承受着这些痛苦,可每每想起来,她都要痛哭一场。
昨儿个她偶然得知消息,知道穆清瑜会随着太后娘娘过来烧香。
她不顾自己尚在小月子中,早早地起身在路上候着了。
隔着一道帘子,虽说看不清里头的人,但林素就是知道,马车里坐着的人便是穆清瑜。
她在这里受尽苦楚,穆清瑜却坐在宽敞的马车里,陪伴在太后娘娘左右,是无比的尊荣。
虽说眼下李照生死不明、凶多吉少,但就算李照死了,那穆清瑜还有将军夫人遗孀的身份,更有定国公府这么个娘家做后盾。
相比之下,林素要是走错半步,就会成为家族的弃子。
“姑娘……姑娘……”林素身后的老妇人好心提醒,“姑娘还在月子里,吹不得风的,快些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