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位故人要是活着,应该是半老徐娘了,为何还和小姑娘一样的娇艳?
他的脑海里闪过一丝不详的念头,难道是那位故人……来索他的命了?
青天白日的,他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高若华原本想挽着爹娘往里走,可是高老爷却停了下来,一动也不动。
再看高老爷的脸色,惨白如纸,冷汗直下,眼神僵直。
高若华和金氏吓了一跳,“老爷/爹爹,你怎么了啊!”
“快请大夫啊!”金氏喊道,她以为高老爷又犯了心病。
此事知道的人不多,高老爷的心病一旦发作,就是这副模样。
“不用,”高老爷艰难地开口,“我没事。”
金氏这才发现,高老爷一直盯着杨婉怡瞧,便解释道:“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庭之要死要活都要跟她在一起的女子。”
“她叫什么名字?”高老爷艰难地问。
“杨婉怡。”
姓杨?高老爷只觉得一阵天昏地暗,竟站不住了。
又是一阵慌乱。
高若华急得推了杨婉怡一把,反正高庭之短时间内不会再回来了,她也懒得再装下去了。
“你这个晦气的人,从我家滚出去!”高若华刁蛮地骂道。
不知从哪里出来一老奴,挡在了杨婉怡的跟前。
“小姐,老奴奉了少爷的命令,前来照顾杨小姐的,如果小姐不愿意看见杨小姐,想要赶杨小姐走,那等老奴先禀告了少爷再说。”那老奴不卑不亢地道。
“你是哪里来的,敢这么和我说话?而且你是在威胁我吗?”高若华怒道。
金氏拉了拉高若华的袖子,示意她不要说话。
这老奴,金氏一眼就认出来了,是高庭之祖母身边的人。没想到高庭之能请得动这老奴。
金氏如若想动这老奴,都要好好思量一番。
没想到高庭之留了这么一手,金氏恨恨地盯着杨婉怡。
“你爹爹要紧,别管她了。”金氏也懒得装了。
高若华只好将怒气压下去,不再理会杨婉怡。
杨婉怡被挤到了一边,那老奴走到她跟前,和善地道:“老奴姓关,是少爷特意派了老奴,来好好照顾小姐的。小姐放心,少爷不在的这几日,老奴定竭尽全力照顾好您的。”
“多谢。”杨婉怡小声地道。
关嬷嬷拉着杨婉怡走远了些,省的被人冲撞了。
“小姐,我们先进去吧。”关嬷嬷道。
“好。”
关嬷嬷便小心翼翼地扶着杨婉怡往里头去。
高庭之入了宫,见了贤王,没多久就朝外而去。
贤王特意给他权力,叫他骑着马离开。
高庭之无比得意,享受着旁人羡慕敬仰的目光。
想必战神将军李照骑在马上时,便是这样的心境吧。高庭之揣测着,不禁扬起了头颅。
这一切,被六层阁楼上的人看得一清二楚。
在众人心里,多半是死了的李照,正光明正大地站在阁楼上,俯视着一切。
他眼神锐利,一眼就看到了正春风得意的高庭之。
晋王在他身后坐着,喝了一口茶水,晋王道:“比起你来,他还差了一点。不过这世间,少有人比得上你。”
李照收回视线,走到晋王对面坐下,“殿下谬赞。”
晋王笑笑,“此次高庭之离开,驻扎在城郊外的大军,也会一同离开。高庭之在明,他们在暗,一齐往边关去。”
第379章
“那边你安排好了吗?”晋王问道,“被夺去三座城池,那些百姓如何了?”
“殿下放心,”李照沉声道,“微臣已经安排好,百姓不会受影响。”
“那边好,”晋王放心道,“我就怕都城这些糟心事,让边关的百姓民不聊生,不能安居乐业。”
晋王心中有数,李照常年在边关领兵作战。在那边,百姓们心中眼中只有李照。
当今天子在百姓的心中,都要为李照靠边。
“殿下心善,是百姓之福。”李照道。
或许这就是李照一直效忠晋王的原因,不管晋王身处何境地,始终不忘了百姓,初心不变。
“高家那少年走了,你什么时候出发?”晋王问道。
“马上。”
“好,你好好去准备一下吧。”
“是。”
*
钱远擦了一把汗,才开春,太阳看着不晒人,可在太阳下站久了,太阳便变得毒辣。
不过站得久还不算磨人的,最磨人的还是站在他前头的主子。
钱远盯着李照的背影,站了许久,李照的背影依然笔挺。
“将军,要不末将去敲个门?”钱远提议道。
李照冰冷的视线移过去,钱远背后一凉,登时闭上了嘴。
钱远挠了挠头,只好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