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决绝的态度,却打动了不少在场的人。
冯大人真是……太高风亮节了。
“陛下!”大臣们纷纷转戈面向了江泊。
“陛下,您就听冯大人一声劝吧!”
“冯大人虽然情绪激动了些,但是这都是为了陛下,为了江山社稷啊。”
“冯大人为了大邺也算是鞠躬尽瘁,难不成陛下真要逼死他吗?”
“陛下,请您三思而行啊。”
“陛下,请您三思而行啊……”
…………
江泊看着眼前跪在地上言辞恳求的人,只觉得心头一阵烦闷,倒是是一甩衣袖,愤愤然走了。
“陛下!”
“陛下……”
身后大臣们的恳求之声,还在身后久久不绝。
江泊本就是武将,嘴皮子不够厉害,这种有火发不出、有理讲不通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他恨不得直接拿刀上去,一人给一刀还痛快些。
他总算知道为何史上的帝王都很暴躁了。
他日日早朝,他不觉得累,他熬灯批奏折,他也能忍受。
但是他不能忍受的是天天都是这些破事!
这种感觉,比上阵杀敌烦多了。
回了乾明宫,江泊恨不能将宫里的东西都砸个干净。
常福公公静立在一旁,见陛下这么大火气,没敢吱声儿,只拿着拂尘垂着首,眼观鼻鼻观心。
恰在此时,听外头通传。
“陛下,苏太傅来了。”
“苏太傅?”
江泊盛怒的脾气稍微敛了敛,“他来干什么?”
江泊从前谋反,能够如此顺利,倒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得民心。
前朝有许多老臣都愿意归顺。
比如曹家,比如苏家。
刚登基时,也有许多人不服,乱臣贼子的说法也甚嚣尘上,是苏太傅靠着自己身上的积威,力压群议,带着自己的门生最先对江泊俯首称臣。
所以,江泊对苏家一向是敬重的。
后来登基了依然以太傅之尊对待苏家的老太爷。
只是这位老人,身子骨已经更不如从前了,从不爱来朝中走动,今日能来,却的确让江泊有些意外。
“快请他进来。”江泊忙道。
第19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那请他进来吧。”
江泊的话音刚落,便见苏老爷子杵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进来。
“老臣,参见陛下。”
江泊见状,连忙上前去扶。
“快,赐座。”
一旁的常福也是个眼疾手快,见状赶紧搬了凳子放在苏老爷子身后。
“多谢陛下恩典。”
苏老爷子坐下后,左右看了看,看到这满地的狼藉。
“陛下怎么发了这么大的火?是因为立皇后一事吗?”
额……
江泊的面上有些尴尬。
刚想说什么,却听老太傅道:“老臣今日来便就是为了皇后一事来的。”
江泊听到这话,心下一惊。
“难道太傅您也……”
“那萧姑娘是什么人,旁人不知道,难不成老臣还不知道吗?”太傅摇了摇头道。
“陛下您是知道老臣的,老臣非是那迂腐守旧之人,旁的不说,就说前两年,我那孙媳妇吵着要随您上战场,别人如何阻拦,老臣可说个‘不’字?
从这,陛下也能知道,今日老臣来绝非是来劝阻陛下的。
更何况,再怎么说,如今的穆家与我们苏家也算是亲家了,若是能出个皇后,对苏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那太傅您的意思是……”
这就叫江泊有些不明白了。
苏老太傅都快八十了,这般大费周章跑到宫里来,总不能是为了告诉他,一定要力排众议,坚持到底吧?
又见苏老太傅道:“老臣只是想问问陛下,今日冯国春的事,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一句话,就让江泊愣住了。
若是有法可解,他也不至于动这么大的肝火了。
却听苏太傅道:“杀了他?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法子。”
“可是冯国春不怕死,他甚至巴不得你这么做,呵,老臣做了几十年的文臣,还不知道这帮子孙子在想些什么吗?
如今太平盛世,他找不到法子能显功绩,好不容易搅得三分理,站在了君王的对立面,就成了敢为天下先的勇士了,是巴不得闹得越发越显得悲壮呢。
而且,陛下就算是遂了他的心意,陛下有没有想过,将来穆姑娘进宫,您又将她置于何种境地呢?
一个还未进宫便让皇上逼死了文臣的女人注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众矢之的的下场,陛下还未见识过吗?
还要让穆姑娘经受第二次吗?”
苏太傅前面的话,江泊并不在意。
冯国春想当英雄,那让他当好了,他甚至不介意,送他一个凌迟、鞭尸大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