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濯对沈月晞道:“是裴婧云的刺客,她们早就混入城中了。”
沈月晞蹲在焦庸的身前道:“焦庸,你坚持住,我们马上就喊大夫来为你诊治。”
焦庸闭着双眼,有出气没进气地一口一口倒着,嘴里不断地嘟囔着。
沈月晞听不清他说什么,连忙趴下把耳朵凑在他嘴边道:“你想说什么,再说一遍。”
焦庸气若游丝地道:“岛……岛。”
他说得含糊不清,沈月晞只听到发音是个“刀”字,还以为他是在说自己胸部的伤口是飞刀造成的,仔细看了看伤口却没看到刀柄,只得道:“我知道了,你挺住,大夫马上来。”
才说了两句,只见焦庸的身子在萧濯的臂弯中一沉,头软软地垂下了。
萧濯把手指放在焦庸的脖颈下停了片刻,摇了摇头,把焦庸的身子放下,对沈月晞道:“他死了。”
沈月晞摸着胸口道:“还好我刚才躲了一下,要不死的就是我了。”
萧濯看来也受了不小的惊吓,脸色发白,伸手摸了摸她的脑瓜顶,道:“想不到对方竟然能在这么严密的看守下实施刺杀。他最后说的话是什么?”
沈月晞道:“他就说了个刀,说了两遍。”
“刀?”萧濯沉吟道,“只有一个字?”
两人正在思索,齐盛珏等人已带着华大夫匆匆忙忙赶来。大家得知这刺杀本来是针对沈月晞时,都吃惊不小。齐盛珏冷汗都冒出来了,当即传下命令,县衙周围一里内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沈月晞和萧濯没有离开县衙,在监狱外的一间厢房内等待。
过了不久,先是去搜捕刺客的士兵回报,没有抓到刺客。但在院外的塔顶窗台上发现了火药灼烧过的痕迹。
“火药?”沈月晞吃了一惊。
她知道在古代都是以弓弩作为武器,大炮已是极其罕见的攻城武器。想不到对方刺杀也是同样使用火药,那射在焦庸身上的东西会是什么?
萧濯见她吃惊,问道:“对方用的是什么暗器,竟然能在那么远的距离打入窗户里。”
这时华大夫进入屋内,手上托着一个盘子,道:“安王,老朽已经把致死焦庸的物事取出来了。”
沈月晞和萧濯都站起来走到华大夫跟前,只见他手上的托盘里有一块染着血迹的白布,在白布中央是一个黑黝黝的铁弹。
“此物打断了焦庸的胸骨,伤到了心脏,”华大夫道,“就是老朽及时赶来,恐怕也是回天乏术。”
沈月晞倒吸了一口冷气,道:“这是子弹啊。”
萧濯道:“子弹?”
“对,夫君不是知道大炮的构造吗,”沈月晞道,“你可以理解为刺客手中有一门缩小的大炮,同样是用火药爆炸的推动射出弹丸,称为火枪。”
萧濯先是露出吃惊的表情,然后又释然道:“想不到对方竟然能锻造出如此厉害的兵器。”
沈月晞撇了撇嘴道:“也不算什么,不过确实让人吃惊。”
她有万能制造机,只要有材料,基本没大熊做不了的东西。她吃惊的是在这个时代居然有人能发明出枪械。
在县衙大堂内的众官员得知焦庸被刺杀,坐立不安。待萧濯和沈月晞到了大堂公布事情的经过,众人都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翰林院二十几位编撰编修,都是永德帝年间的殿试三甲,讨论一番后推了个为首的出来。
那人道:“安王妃之前问焦庸逆贼所在,焦庸始终不说,后来眼看要死了,他心中必然不甘,应该不会再坚持隐瞒。以我们粗浅鄙薄之见……他并非说伤害他的东西,而正是说逆贼所在的地方。”
众人见他说的颇有道理,纷纷问道:“那他说的是什么?”
编撰道:“岛,岛屿的岛。”
经大家这么一讨论,沈月晞顿时醒悟过来,道:“我明白了,裴婧云的据点是在一座岛上。”
她本以为这些官员只会溜须拍马,想不到大家居然都是聪明人,这么快就发现了真相。怪不得萧濯说他们都是一方之才,之前她还真小瞧这些官员了。
萧濯道:“这样一来,本王心中的疑惑也理清了。铁浮屠五千骑是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了,然而本王却从不知道。况且黑光铠动用四千名铁匠打造,耗时八年之久,如此规模怎能避人耳目。”
沈月晞抚掌笑道:“原来她是躲在一座岛上。那里肯定也是她训练刺客的据点。我们……”
她笑着笑着,又笑不出来了。
岛倒是知道了,可是茫茫大海,岛在哪里呢?
萧濯倒是不愁,起身道:“月晞,既然太后在岛上,那必然需要船只运送物资人员,只要去港口打探即可,总能发现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