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晞摇头道:“李姑娘,我们现在和他们都是一样的人,并不比他们尊贵半分。”
李菀总是时不时会忘记她自己的身份,还当自己是平阳侯府的大小姐。
沈月晞的话虽然不是训斥,但在李菀听来已经和训斥无异。她张了张嘴,最终又闭上了。
走回到人群,沈月晞对羌林说道:“我们安葬这个勇士,然后再去救华大夫和李夫人。”
华大夫于萧濯有救命之恩,而李夫人是萧濯的姨母,都不能不救。
羌林道:“那件事……我派个人去报信?”
“不要,我们现在人手本来就不足,少一个人都不行,”沈月晞看了一眼大家,“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去救人吗?”
众人见她对待死者不像李菀那般轻视,都对她另眼相看。
之前大家是因为立誓的关系追随沈月晞,现在看到她对死者的尊重,在内心更多出了一份敬意,纷纷单膝跪地,低头表示誓死追随。
李菀吃惊地看着被一众护卫跪拜的沈月晞,怎么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沈月晞带头去捡石头,大家用石头将死者的尸体掩埋。
忙完了一切,沈月晞抬眸看向远方。
那个村子里有上百名靖州军,她这里只有十三个军士。
第185章 晴天霹雳
皇城,长春宫的一处书房内。
宫女巧儿将怀中抱着的书卷吃力地堆放在桌案上,躬身对正在看书的梅黛道:“娘娘,您要的书奴婢搬来了。”
梅黛眼不离书卷,说道:“嗯,下去吧。”
在巧儿的眼里,贤妃娘娘实在是太厉害了。昨夜陪陛下喝了大半夜的酒,又服侍陛下入睡,一直折腾到后半夜自己才睡。早上天刚蒙蒙亮又起来送陛下上朝,然后自己在宫内练舞,弹琴,绘画样样不落。
这才过了中午,沐浴更衣,连午膳都没用,贤妃娘娘又开始看书。
听说娘娘在进宫前,住在永威城净心苑的时候,就天天看书。不是某些妃子那种应付差事,做做样子。娘娘是真的在用心学。
若是一天两天也就罢了,娘娘却一直如此,自打进宫来,从未偷懒,简直是个超人。
难怪能把陛下迷得五迷三道的。
论容貌,娘娘本来就是国色天香,论跳舞,娘娘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却又如此刻苦努力。德妃那种老女人,除了一个二皇子能拿得出手,哪来的勇气居然敢和贤妃娘娘争宠。
若是德妃亲自来长春宫看看贤妃娘娘的日常就好了。她肯定马上就能明白自己为何争不过。
正想着,门外忽然响起一个宫女的声音:“娘娘,西凉有使送信过来。”
梅黛听到西凉两个字,当即将书放下,抬头展眉露出笑意道:“巧儿,快将书信取来。”
见巧儿出门,梅黛站起来,难得轻松地伸了一个懒腰。
必是哥哥大婚的事情,莫非是来催促她准备大礼的?
想到这儿,梅黛笑着摇了摇头,这还用来信催促么。给哥哥准备的贺礼,早就已经在路上了。
巧儿进了书房,将手中火漆封好的信交给梅黛,笑道:“娘娘,您慢慢看。奴婢这就吩咐厨房为您准备些吃食来。”
梅黛接过书信,目光落在火漆上,心中骤然一紧。
这火漆并非来自父亲或者哥哥,而是位于凉州和靖州接壤处,胧升镇西南方的暗哨。
那个暗哨是爷爷生前建立的,爷爷没有告诉过父亲和哥哥,只是告诉了她。当时她才十三岁,还傻乎乎地问爷爷:
“爷爷,为什么不把这个告诉爹爹呢?”
“喔……不能告诉你爹,若是告诉了他的话,”爷爷在桌上磕了磕烟杆里的烟灰,“你爹爹一定会把它拆除了的。”
“爹爹不会的,他知道爷爷是为他好。”
“不,我的儿子什么德行我最清楚。孙女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务必要记住,这个暗哨非常重要……”
爷爷的话至今还在耳边回响。这个暗哨由于没有告诉父亲和哥哥,一直都是由她用自己的俸禄养着。
暗哨是发现了什么东西吗?
她见书房内无人,快速将火漆拆开,打开信件,凑在灯光前细看。
一看之下,剧烈的眩晕感顿时包围了她,纸上的文字似乎都开始旋转。
信中只有一句话:靖州出兵二十万,攻打永威。
人算不如天算,还是迟了一步。自己这边的计划尚未得到实现,靖州已经先发制人。
爷爷早就预料到靖州的狼子野心,提前做了防备。但现在对方发来二十万大军,这摆明了是要踏平西凉,西凉注定要覆灭了。
一滴滴眼泪从她的眼中流下,滴在颤抖的信纸上,将文字晕染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