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我觉得你对那些俘虏太好了。”杨聪一边走一边撇嘴,“他们西戎人对我们那么恶劣,我们干嘛要救。”
沈月晞见她还是绕不过这个弯子,便解释道:“他们是俘虏,我们打仗归打仗,不能对俘虏也这么残忍。他们放下武器,就和我们百姓便无差别,若是连俘虏都杀,我们不也成了残忍之人。”
“我是不懂那么多道理,”杨聪笑道,“不过夫人既然这么做了,杨聪肯定是支持的。”
两人说笑着走到了家门口。迎面正撞上从门里走出来的李菀。
“小心!”李菀一边警告一边将手里提着的热气腾腾瓦罐放到身后,免得碰翻,打招呼道,“沈姑娘,洋葱你们回来了。”
杨聪带搭不理地在鼻子里哼了一声。看起来还是不太待见对方。
沈月晞鼻子中闻到鸡汤的香气,惊讶地看向李菀。
这个大小姐怎么突然会做饭了?
“这是你熬的鸡汤啊,要给谁喝?”沈月晞扭头看了看外面。李菀是要去哪里?
李菀憋了半晌,低声道:“隔壁的梅世子啊。”
沈月晞还挺高兴,她不在的这些天,原来李菀担负起了照顾梅普的责任。这个事情她可是没料到,看不出这个大小姐还挺有用处。
“那你送鸡汤去吧。”沈月晞也怕鸡汤凉了,侧身给李菀让出路。等她休息差不多,她也过去看看梅普。
回到房间,沈月晞刚想往床上躺,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自己养的那两只鸡,走的时候也没叮嘱李夫人母子代为照顾一下,不会饿死了吧?
她连忙起身跑到养鸡的屋子一瞧,两只鸡都不见了。
难道是跑丢了?
“李夫人,”她跑到李夫人的房间,见房门虚掩,便直接推门进去,“我的鸡呢?”
李夫人坐在桌边,桌子上一堆啃得精光的鸡骨头。她手里拿着一个鸡腿,嘴里咬着半块鸡肉。目瞪口呆地看向她。
“我们……吃……吃了。”
“啊,你们……居然把我的宝贝给吃了,我留着它们下蛋呢!”
“可那嘶……那嘶两只公鸡啊。”
第123章 此情不渝
清晨明媚的阳光从敞开的窗口斜斜射入,洒在一尘不染的桌面上。
沈月晞坐在桌前,一只手熟练地转着毛笔,另一只手托着腮,望着屋顶冥思苦想。
给萧濯的信里写点什么好呢?
兴起写信的念头,是来自她早上看到的一件事。
一大清早,梅普派了名信使, 带着他的亲笔书信,入关去送给他的妹妹,贤妃梅黛。
古代没有电话,电子邮件这些便利的通讯方式,大家都是写信与远方的亲人朋友互通有无。普通人家发出信件,对面可能一个月才收到。像西凉王世子这样的, 则有专人专骑送信。
沈月晞看到梅普的信使,发觉自己也有将近一周不知道萧濯的消息了。之前全部心思都在西戎俘虏的身上, 现在也该写封信给萧濯才对。
至于京城国公府, 早已经和她断绝关系了,不考虑。
铺纸,研墨……忙活一通后总算坐在桌子前,开始琢磨写什么内容。
应该让萧濯知道她这边的情况,先从身边讲起好了。
家里养的两只鸡,一只被李夫人吃掉了,另一只被李菀熬汤送给梅普。太可恶了,它们都还没长大呢,虽说是两只公鸡不能下蛋吧。她气得嘴角都掉了两滴眼泪。
只是这种小事干嘛让萧濯知道,换一个。
小岗村规模越来越大,常住人口已经接近两千。村子周围的田地都已经种满庄稼,一派欣欣向荣。加上现在不打仗,里正让村民们开采铁矿制作农具,卖到东集镇, 银子那是哗哗地往小岗村流呀。
她这头也没少赚。这一周她不在家,东集镇的药铺掌柜过来送大蒜胶囊分成的银子, 足足有一百两。李夫人腆着脸说是她的长辈, 要代收。还好人家掌柜不傻, 没给她。这是街对面孙大婶亲眼看见的,绝无虚假。
李夫人好歹是萧濯的姨母,还是别说她坏话了。萧濯肯定能看出来的。
再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适合写在信里。身为萧濯的夫人,不能太小家子气,得拿出点巾帼英雄的气势才行。
那就在信里说些霸气的。
昨天晚上,西戎的俘虏已经在邱将军的护送下,平安向北方返回。
还是不行,萧濯这个人对俘虏无情无义的,两人观点不一致,这个消息他未必爱听。弄不好还会在心里抱怨她多变了五千敌人出来,这个消息还是不写为好。
梅世子的病她已开始着手治疗,今天上午就去东集镇药铺转转,去看看有没有相应的药材。顺路把分成的银子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