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有少量邮票已经售出,没办法追回了。
这张邮票虽说上面盖了邮戳,不如崭新的值钱,但如果在邮票最热的那几年出手,估计也少不了几十万。
苏茜蹲下身去解麻绳,老大爷看到了,“诶,我捆得好好的,你解开做什么?”
苏茜回头道:“大爷,我看上面有邮票,我想找几张好看的。”
大爷摇摇头,“你这姑娘是不是傻,这邮票都是盖了戳的,又不能寄信了,要来有啥用?”
苏茜笑,“就是好看,我喜欢收集这些。”
大爷想想自己孙女,每次吃了糖果,总是将糖纸小心翼翼的收起来,还放在书里压平,他瞬间理解了苏茜,挥挥手,“那你慢慢找,这是刚才公社的人拿来的,说是好多年了的信,公社办公室的柜子都放不下了,这才整理出来卖。”
苏茜搬了个小凳子过来,将麻绳解开,一个信封一个信封的看。
将一大叠信翻完,苏茜再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邮票,她按照自己的喜好选了几张好看的,总共拿了十来封信。
她问大爷,“多少钱?”
大爷随意瞟了一眼,这点纸张送到县里收购站,还卖不了一分钱,他挥挥手,“给两毛吧。”
小姑娘的钱就是好赚呐。
苏茜这次也学精了,只肯给一毛。
大爷想着上次那个香炉,自己狠狠的赚了这小姑娘那个一笔,一时良心发现,“行行行,一毛就一毛。”
苏茜顺手拿了张废纸将信封包好。
赵婷婷在旁边摇头,她真不知道苏茜又买这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
田小卉选买了两本书,几人在镇上溜达到中午,一人在饭店吃了一碗肉臊子面,这才打转回去。
回去的路上,苏茜坐在自行车后座想得入神了。
她忽然发现这个时代虽然生活条件差了点,但是也有一个天大的好处,古董不值钱!
还不怕有假的。
------------
第64章 有人举报
苏茜记得那位有名的马爷也是在古董还不值钱的时候就收藏买卖古董,慢慢的家底越积越厚,最后手中无数珍品,干脆开了一家博物馆。
苏茜上辈子也是喜欢收藏的,她反正钱多,收藏也算是一种投资。不过她收藏的大多数都是珠宝,瓷器只收了几件千万级别的珍品。
在这里收藏珠宝不大可能,珠宝在哪个时代都值钱。但是瓷器字画这些现在不值钱,还没人要,可以大量的收购,喜欢的可以留下,不喜欢的换钱。
这样的话既能挣钱,又能收藏不少好东西。
苏茜越想心里越是火热。
她现在有点期待跟廖叔一起出去了。
一路想着到了集体户,苏茜将废纸包着的信封收进了柜子的抽屉里,然后锁上衣柜。接着去还了单车,回来就看到赵婷婷田小卉都拿着竹针和毛线在起针。
赵婷婷看她妈织过毛衣,有点经验,起针的动作还算熟练。
苏茜坐在她床边仔细看了一会儿,也开始学着自己起针。
她和赵婷婷两个臭皮匠,商量着将针起好了,苏茜打算就织最简单的上下针,这个倒是不难。
几个女知青在屋里埋头织毛衣,太阳渐渐西斜,一个小女孩出现在门口,叫了一声:“茜茜姐姐。”
苏茜抬头,就见刘红英的孙女朵朵站在门口,“奶奶叫你上家里吃饭去。”
她赶紧放下手里的织针起身,“哎呀,你不来我还差点忘了。”
苏茜提着红糖糕点和朵朵一起到了徐队长家。
进门就看到她奶奶和刘红英坐在院子里唠嗑,见苏茜进来,刘红英起身笑,“买什么东西,你这孩子,太客气了。”
苏茜在屋里坐了会,刘红英拉着她四处转,她指着上次苏茜见过的那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道:“这是你三叔知华,就是朵朵的爸爸。”
苏茜记得上次徐知华看到他们几个知青挺不高兴的,嫌弃队里多添了几张吃饭的嘴。这回徐知华倒是笑嘻嘻,热情的跟苏茜握手。
突然多了个堂侄女,还长得特别好看,说出去都有面子啊。
接着刘红英又将苏茜拉到厨房,厨房里两个女人正在忙活,刘红英指着两人,“这是你三婶张秋菊,这是你四婶刘丽。”
苏茜看三婶就是地道的乡下妇女,而四婶刘丽,容貌生得清秀,身上隐约也有种区别于一般农村妇女的气质。
跟两人打过招呼,刘红英又将苏茜拉出来,“你四叔在县城食品厂上班,最近忙,周末也没回家。”
“你四婶跟你一样,也是落户到咱们村的知青,后来就嫁给你四叔了。”
苏茜心道难怪。
刘红英又指着院子里玩耍的三个孩子,“朵朵你见过了,那个大点的男孩是朵朵的弟弟,叫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