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被夺锦鲤运的女配(450)

进了十二月,眼看着天气就一天天的冷了。

这天天刚黑,就有人敲门。

老太太在屋里嘀咕,“准是来看电视的那些人。”

苏茜往外走,“我去开门。”

院子门打开,就见朱志成站在门外,脚下放着一只麻袋。

他指着地上麻袋道:“才烧的炭,如今天气也冷了,给你送点过来。”说着扛起麻袋就往里走。

苏茜赶紧跟上,“放灶屋里。”

朱志成将麻袋扛到灶屋,在墙角放好,苏茜道:“朱大哥,你等等,我拿钱给你。”

朱志成站住脚步,连连摆手,“要什么钱!”

“我哪能要你的钱!”

他心里对苏茜一直是感激的,她能够毫不犹豫的借给他一大笔钱,从京城回来的卧铺票也没让他出钱,去港城回来还记得给他带礼物,这些他都记在心里了。

只是苏茜有钱,徐家在本地也有势力,平时他没什么能帮上她的。

“我想着,今年还能给你送点炭,明年你肯定就不在这个小山村了。”朱志成说着,语气有点唏嘘,他觉得苏茜是肯定能考上大学的。

毕竟,来了这里之后,她一直都在学习。

苏茜一时间也有点感慨。

如今已经快十二月底了,高考的分数应该很快就要出来,到时候,肯定会有人要离开。

而到了明年,就会掀起知青回城的浪潮,不管考上大学还是考不上,不管能找到工作还是找不到的,大部分知青都回城了。

大家必将各奔东西。

苏茜记得前世有人总结过四大铁关系。

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赃,一起——

苏茜打住没往下想了,他们这些知青,日夜吃住在一起,比起同窗关系更加亲密。

何况他们还一起悄悄卖过炭,也算是一起分赃的关系了。

苏茜没再说什么,对朱志成点点头,“朱大哥,谢谢你。”

朱志成笑笑,“这是烧的第一批炭,等过段时间我再给你扛两袋过来。”

苏茜将朱志成送到门口打转,老太太叹了一声,“这孩子是个好后生,勤快又厚道,就是不知道他家里咋想的,孩子都二十七八了吧,也不想办法让他回城,给说个媳妇,这么孤孤单单,怪可怜的。”

村里男青年二十出头一般就结婚了,像朱志成这个年纪了还单身的,也就是杨家那几兄弟,家里穷,人又坏,没人愿意嫁。

苏茜也跟着叹了口气,朱大哥这么好的人,她也很希望他能有个好前程。

隔天上午,苏茜正在院子里帮奶奶串萝卜,徐长贵突然从外面跑进来。

真的是跑的,他也是快六十的人了,苏茜都不知道二爷爷还可以这么的有活力。

跑进院子,徐长贵指着苏茜,上气不接下气,“出,出分了!”

(本章完)

------------

第343章 多少分?

苏茜赶紧放下萝卜,“二爷爷,你别急,慢慢说。”

老太太蹭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多少分?茜茜多少分?”

徐长贵喘了口气,“347分,全市第一!全市第一!”

老太太脸上绽开大大的笑容,扯着嗓子对后院喊,“老头子老头子,你快来,咱们茜茜考了全市第一名!”

徐老汉两手泥从后院跑过来,眼里满是惊喜,“全市第一?真是第一?”他喜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张着两手傻笑。

徐长贵也满面笑容,“刚才是知霞从县里打来的电话,正好是我接的,让我给你们报喜。”

苏茜心里也很高兴。

她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所以她能做的只是笨鸟先飞,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样才可能有一些收获。

徐长贵继续道:“知霞说了,考生的分数普遍很低,大部分的人平均分都没及格,零分的都不知道有多少。”

“说是茜茜的成绩,不管报的什么大学应该都能考上。”

苏茜也觉得稳了,全市第一,报个985那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徐长贵接着道:“对了,知霞还说了徐航的成绩,说是考了一百六十多分。”

老太太和徐老汉一听,一个三百多,一个才一百多,这还不到一半呢,两人都在心里摇了摇头。

徐长贵还没说,他儿媳刘丽的分数徐知霞也帮着问了,刘丽只考了一百零几分,估计肯定是录不上了。

他笑眯眯的对苏茜道:“不错,咱们家又出了个大学生了,今年过年,祭祖得好好办。”

苏茜笑道:“谢谢二爷爷。”

徐长贵心情很好,笑呵呵的走了。

苏茜想了想,“奶奶,我去跟那些知青说一声,他们应该还不知道出分数了。”

老太太道满脸笑容,“你去你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