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可能一辈子住在孤岛上,转移到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重新开始完全没问题。
只是邵芸琅回绝了他,既然要躲,那就躲远一些,姑苏城里不止有谢家,还有不少见过杨将军的人家。
可让邵芸琅万万没想到的是,几日后,一个独眼的老叟上门应征慈幼堂的苦力,自我介绍说是北方来的,家人都死在战乱中了,无依无靠,想找个能容身的地方混口饭吃。
他说话确实带着北方口音,身形高大,虽然一只眼罩着,可邵芸琅还是觉得他眼熟。
慈幼堂干活的人少,里头的孤儿主要是由老人照看,邵芸琅提供了住所和食物,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恩德了。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这里收留的老人都带着病痛,累着反而得花更多的医药费,所以邵芸琅张贴了告示要招人。
来应征的人不少,多是当地的,邵芸琅收了一个厨娘一个育儿嫂,还想再招两个能干粗活能看家的壮汉。
“东家,别看我四十五了,身强力壮的很,一般的年轻小伙子都没我力气大,我还能文会武,可以替你教这些小萝卜头
识字练武,一个人顶好几个用,工钱也不要你的,只要管我一日三餐和四季衣裳一套就够,当然,我饭量大,顿顿得有肉。”
想到现在的肉价,对方犹豫了一会儿说:“也不用一天三顿都有肉,一顿就行,实在没有,我可以自己上山打猎。”
邵芸琅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结合各种可能,最终得出一种可能,“段游是假名吧?杨大伯!”
第291章 我不是死了吗
杨振天摸了摸自己的脸,怀疑地看向邵芸琅。
他已经做了伪装,连身边的人都说与原来的样子不像,怎么这个女娃娃能轻易认出他来?
而且他们从未见过!
“什么杨大伯,在下姓段,姑娘认错人了吧?”
邵芸琅笑道:“姑娘这个称呼不妥当,我乃谢家三夫人,大伯可知道谢家?就是住在杨柳街后头的那个谢府。”
“呀,那可是大户人家啊,我知道的,出了个当朝首辅的谢家嘛,没想到夫人出身高贵,老汉失礼了。”
邵芸琅瞧着他一双手,摇头说:“大伯,您这双手一看就是练武之人,又说自己是北方来的,如果没有核查过身份,我们慈幼堂不敢收,甚至还要报官的。”
“别介啊……我一介良民……”杨振天没想到刚来第一天就被识破了身份,可见这邵家的小姑娘确实聪明。
杨钺将他送往江南,一来是这里认识他的人少,二来是气候好,也远离战争,可以好好休养。
不过杨振天没去杨钺给他安排的地方,而是半途自己跑了,没两天被长戟找到,于是拐了这小子一起跑。
他路过时看到门口张贴的告示,想起这家慈幼堂的来历,好奇心驱使就走进来应聘了。
“嘿嘿,小侄女,你到底怎么认出我的?”
邵芸琅将他的路引和户籍证明给他,无奈地说:“您和杨家少将军们长得很像,而且气度不凡,很容易猜到的。”
杨振天心想:
不对啊,我不是死了吗?
他突然沉下脸,伸手抓住邵芸琅的肩膀,“小侄女,你看到我活着竟然一点不惊讶?”
邵芸琅侧头瞥了一眼肩膀上那只手,她可以肯定,自己的小身板敌不过对方的一根手指头。
“我不仅知道您没死,还知道您之前躲在哪里,您如何逃过一劫我也一清二楚。”
杨振天收回手,脸上重新挂上笑容:“对不住,我如今身份尴尬,不得不小心谨慎。”
看来他得写信回去问一问那臭小子是怎么回事了,这么机密的事情为何这小姑娘会知道?
邵芸琅以为是杨钺告诉他来这里的,便以为杨钺也提过她。
她尴尬地撩了一下额发,“您可以留下,不过我这里虽是善堂,却也不收无赖,您在这里就要守这里的规矩。”
“这是自然,刚才说的全是肺腑之言,绝不会吃白饭。”
“那好,一个月一百文,包吃包住,一年四季衣裳,您再教他们识字,每月多加五百文。”
“只练字吗?我武功更好。”
“我自然知道您武功好,可您这身份尽量避免动武,越厉害的人越容易被人注意到,还有,您的装扮太凶了,一看就不是好人,把眼罩去了,脸上的疤除了,明日我让丫鬟过来给您化妆。”
杨振天捂着脸说:“这可是我弄了许久的。”
“不必这么麻烦,您想要伪装自己,只要将自己弄的普通些,走路别那么威风八面的,背得弯,
手要抖,眼神要麻木凄苦,这些多练练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