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无法解剖遗体得到证实,但当时养心殿的内
应也自首认罪了,连毒药是谁给她的都交代了。
一层层审问下来,众人才得知先帝的死一半是身体原因,一半是人为。
这般不忠不孝之人断不可能成为新皇,百姓不许,朝臣不同意,理法也难容。
赵皇后没想到会牵连出自己,好在她早备了后手,命人关闭皇宫大门,三千禁卫军与朝臣一并被关在皇宫内,五城兵马司接管各城门,城内官差四处拿人。
邵芸琅光是想象就能还原京城的乱象。
赵皇后想逼朝臣就范,先斩后奏让大皇子登-基,哪个大臣不同意就立即围了哪家,有家人性命在前,群臣不敢不答应。
继位诏书已经拟好,还需昭告天下,敬奉天地祖先,流程复杂,但赵皇后顾不了太多,命大皇子穿上龙袍,连日子都未挑选就要举行登-基大典。
历朝历代,通过铁血上位的帝王那么多,后世谁会在乎他们的过往?
赵皇后想的周密,只是忘了还有个二皇子在皇陵守灵。
或许知道,只是没放在眼里。
二皇子领着两千杨家亲卫,后面跟着上万京畿卫,轻而易举就冲破了京城的大门,五城兵马司根本阻挡不住正规军。
京畿卫统领乃是先帝提拔上来的心腹,从不听别人调遣,赵皇后原以为,自己调遣不了京畿卫别人也调遣不了,而且京城的城门也不是那么好冲开的。
但实际上,是杨钺亲自去打开城门的,五城兵马司里有他不少他
的狐朋狗友,关键时候居然还肯帮他,也算没白费那么些年的交情。
而皇宫大门则是黎勇锋命人打开的,他杀了副统领,在二皇子入宫前就掌控了局势,但也没做太多多余的事情。
二皇子打着勤王的名义进宫,又解救了群臣与其家人,自然收获了不少好感。
结局已定,剩下的事情二皇子就足以应付。
邵芸琅看完烧了信,坐在船舱里沉思起来。
上辈子四皇子登-基前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并没有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等到她儿子上位,也是兵不血刃。
她儿子死后,她当时抱着年幼的孙子坐上龙椅,危机四伏,也有皇室宗亲试图取而代之。
那几年,她连睡觉都不敢沉睡,经历过的下毒刺杀也非常多,还是她慢慢琢磨出了生存之道,提拔亲信,联合重臣,巴结将领,才渐渐稳住了局势。
船碰到了暗礁颠簸了一下,屋内的油灯灭了,邵芸琅吓了一跳,然后听到灵犀说:“今夜的风好大啊,夫人早些休息吧,夜里肯定会降温了。”
邵芸琅将这些杂事抛在脑后,以后她远离朝廷,这些勾心斗角的事也与她无关了。
无论外面刮起多大的风,她都能躲在安全的港湾里平静地度过这一生。
船行十日后,京城举行了登-基大典,二皇子龙袍加身,成了大庆第五代帝王,国号为景瑞。
新帝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大赦天下,而是做了两件事,第
一件是将之前的案子办结,弥补受难百姓,缉拿贪官污吏,赢得了一片叫好声。
他沉寂二十余年,在登-基前甚至许多人都没听说过宫里还有位二皇子,但成为新帝后没多久,他的英明神武已经传颂开了。
第二件则是提拔了杨蹇为东北三军兵马大元帅,命立即赶赴边关,抵御外敌。
在大庆政权更替之际,东辽集结了十万骑兵南下,一举突破山海关,直逼京城,而这消息,直到新帝登-基后才收到消息。
杨蹇立即动身,没几日送回了一封密函,东辽骑兵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打完一处就跑,而他时隔大半年回去,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调遣全军了。
被杨钺说中了,杨将军“死”后,杨家人被困京城,新将领迟迟未定,动了心思的将领不在少数,各自为营,这才让东辽有机可趁。
京城的第一场雪下了,杨钺穿上一身铠甲骑着宝马立在皇宫门前。
就在昨日,新帝册封他为征东使臣,行监军之职,协助杨大郎抗敌。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赐你免死金牌,可便宜行事,可先斩后奏,可调动各省兵马。”
新帝对杨家的信任令人侧目,但想到他是杨家亲卫从皇陵接回来的,朝臣便心里有数。
这一位,恐怕早就是杨家扶持的对象了。
能成为最终胜利者,这其中不可能仅仅是运气,杨家这一年的低调迷惑了所有人,杨振天一死,让人忘了
杨家也是一头猛虎。
“臣,遵命!”杨钺转身策马离开,漫天白雪渐渐覆盖了他的的身影。
第290章 杨大伯
草长莺飞三月天,蛱蝶起舞百花艳。碧水轻荡杨柳岸,微风柔抚玉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