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分析的是,但如何才能除掉他俩?靠刺杀显然不成,这二人都是武艺高强之辈。”
“你们男人就知道打打杀杀,对付武将,还是得动脑子,上回你太心急了,证据伪造的太粗糙,根本无法服众,错失了一大良机。”
“还请姑姑教我。”
“如今朝堂上支持杨家继续掌管兵权的都有谁?”
“以谢谦永为首,还有一些昔年杨振天的老部下。”
“谢首辅啊……杨蹇我不了解,你将他的情报给我,至于杨钺,我倒是有一计,要不了他的命,但能让他前途无光。”
周晁文激动地问:“何计?”
“你不必管了,一时半刻也无成效,等事成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周晁文起身朝她作揖道:“多谢姑姑愿意帮我,侄儿铭记于心。”
“嗤……”一道冷笑从亭子外传来,二人转头
就看见小郡王站在花圃后方。
“抱歉,并非有意偷听,只是刚好回来,听说母亲有客,便过来看看。”小郡王一身深蓝直缀,手里摇着一把折扇,瞧着斯斯文文。
长公主瞧见他才高兴起来,一身慵懒姿态尽数收了起来,问:“你不是说要和同窗远游吗?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天气寒冷,水上的路还未通,大家商议后决定再推后几个月,等春暖花开再动身。”
长公主不赞同地说:“你亲事也不远了,出门在外难免通信不便,可别误了婚事。”
“怎会?下个月便是淮王殿下大婚,我怎么也得喝杯喜酒再走。”
周晁文知道这位表兄不喜自己,也不多待,寒暄几句就告辞离开了。
等他走后,赵小郡王才规劝母亲:“您何必参与此事?周晁文野心勃勃,小人之心,残害忠良,不是明君之相。”
“那你觉得谁是?”
“我不是这个意思,母亲是长公主,无论谁登基都得尊称您一声姑母,何必帮周晁文谋那个位置?”
长公主朝他走过去,拂去儿子肩头的枯叶,叹气道:“傻孩子,我还能为了谁?等我走后,总得让登基的那位惦记着我的好,才能优待你几分。”
“哼,大可不必。”
“我自小就懂得权势是个好东西,可惜我是个女儿身,后来选中了你皇舅舅,助他登基,否则我这些年岂能过得这么痛快?”
“可我见母亲也并不是很痛快
”赵小郡王直言道。
长公主愣了一下,环顾着这金碧辉煌的长公主府,再想想如今的生活,竟也无言以对。
“是啊,从你妹妹离开后,我就不痛快了。”
“母亲……”
“没什么,只是我不痛快了,有些人也就别想痛快!”
第217章 杨溯亲事
杨家很低调,任由外面的流言传开,他们不承认不反驳,只说因为家主新丧,拒绝了所有宴请,就连杨钺也辞去了少府监的官职,每日一封奏书请求允许他赴山海关查明父亲死因。
大理寺的官员已经去了一批,但时间太短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估计最后这个案子也是不了了之。
杨钺要查出是谁放的冷箭,查出军营里隐藏的细作,就要深入军营调查。
他上辈子花了那么多年时间也没查到结果,这辈子有了大致方向,不信还查不出来!
杨府校场,杨钺和杨蹇在过招,其余几个兄弟坐在火盆边烤肉喝酒,时不时为两人加油。
“瞧见没?小六这刀法凌厉有章法,没有虚招,要不是知道他没上过战场,我肯定以为他杀过许多人。”
“我问府里的侍卫,他们说小六经常找他们过招,一开始他们还能赢,后来就是群攻也赢不了他,反正我也没办法在他手下全身而退。”杨三郎骄傲地说。
“傻子,连小六武功都比你高了,你高兴个什么劲?”
“自家兄弟厉害,我当然高兴!”
杨蹇的武艺还不如杨三郎,和杨钺过了百招就招架不住了,主动认输。
“不打了不打了,打不过!”杨大郎把兵器丢回架子上,朝杨钺走过去,揽着他的肩膀说:“当初爹就说你是练武奇才,果然不假。”
“大哥承让。”杨钺谦虚地说。
“我可没让,要不是你控制了速
度,我早败了。”
兄弟俩坐到火盆边烤手,旁边几兄弟争相给他们喂食,杨钺想起了上次在铺子里邵芸琅吃烤鹿肉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瞧把小六得意的,春风满面,等哥哥们养好身体,一起教训你!”杨二郎右手拿着铁钳子挥舞道。
“好,我等着。”杨钺回神,从火盆里扒拉出一个烤芋子,扒了皮沾点糖塞进嘴里。
“好吃!”
“小六爱吃甜食,这一点像咱们爹,军营里也没什么甜的东西吃,我在海岛上发现了苹果树,可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