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嫡谋+番外(207)

作者:北木南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邵芸琅一点不意外,谁都怕死,能活为什么要死?

“好,墨香,送张大娘出去。”

当天晚饭过后,就听说张大娘在做菜时不小心把手指切断了,然后当天夜里发起高烧,乱说胡话,被连夜送出武侯府了。

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事,听说四皇子亲自上门与梁氏商议婚期,当然,同行的还有礼部的官员。

最后二者选了明年开春三月的日子成亲,而在此之前,宁苏晴会先一步嫁进四皇子府成为侧妃。

关于这一点,梁氏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哪有未娶正妻就纳妾的道理?

可四皇子这回也表示很无奈,日子是皇后定的,他也没处说理去啊。

于是最后梁氏退了一步,但要四皇子保证,在嫡子未出生前不允许生出庶长子来。

这一点四皇子还是能做到的,女人进了他的府邸,生不生孩子他还是能做得了主的。

于是婚期就这么定下来了。

听说当时四皇子要求见一见邵宛卿,被梁氏以婚前不宜见面为由拒绝了,

四皇子离开时很不高兴的样子。

“大姑娘在春天出嫁,您比大姑娘小三个月,也许您明年也会嫁人了。”青碧有感而发。

二姑娘嫁人的话,她们也都会跟着离开武侯府,到另一个陌生的府邸去了。

邵芸琅对此没太大的抵触心理,但她得为出嫁后的生活努力积累资本。

马上就是邵宛卿的及笄礼了,按照梁氏的习惯,邵宛卿的及笄礼定然办的十分隆重,至于三个月后她的及笄礼嘛,估计也只能随便搞搞了。

邵芸琅倒是不在意这个,她在意的是,在她及笄礼前能否收到之前放出去的那一万多两银子。

孙小福在江南待的时间也挺长了,只来过一封书信,说南方大雨,到处都是水涝,今年的生丝价格已经涨了许多,他们囤货囤得早,定能大赚一笔。

邵芸琅不担心他的安危,他跟着大将军府的人办事,安全无虞,只是不知道杨三郎那边是否顺利。

如果那批粮食能抢来,她的生意倒是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二天的早朝上,朝廷指派杨钺为剿匪大将军的旨意就下达了,为了激励他,硬生生将他从八品小吏提拔到了四品骁骑将军。

这也就是杨钺才有的待遇,换做别人,这样的进阶必然遭到大臣反对。

杨钺领旨,用了一天时间点兵点将,然后带着五百禁卫军快马加鞭赶往中南地区,届时会有当地驻军配合剿匪。

杨钺临走前,让人给邵芸琅送了

一封信,一大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不要对谢渊生出非分之想!”

邵芸琅看完就笑了,杨钺这句话后面就差明写着三个字;你不配!

她把信烧了,心道:杨钺管得还挺宽,下回见面,要是能听他叫自己一声“嫂子”也挺不错。

许多人都以为,杨钺这一去很快就能回来了,剿匪不是打仗,用成倍的兵力压上去,不愁赢不了。

何况还有经验老到的杨三郎从旁协助,这要是输了,杨家的面子往哪搁?

邵芸琅也是这么以为的,数着日子盼着杨钺回来,好告诉他南方的局势。

结果他这一去,竟然从夏天一直待到了初冬,成功剿匪后,杨钺给朝廷上了一道折子,说是找回了丢失的二十万石粮食。

但因为道路受阻,且南方受灾严重,他就不把粮食运回来了,准备直接拉到灾区去。

于是朝廷又下了一道旨意,封他为钦差副使,领着禁卫军与南下赈灾的钦差大臣汇合,共同处理赈灾事宜。

这时候,满朝文武发现,这杨钺还真是好用啊,哪里需要往哪搬。

南边的局势一塌糊涂,文官避之不及,武将更不愿意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朝廷打着让年轻人多历练的借口,让杨钺继续干活,而且效果显著。

那些盘踞当地的地头蛇以及刺头文官,在杨钺眼里都是小鱼小虾,文官不敢做的事他敢,武将不敢杀人他也敢。

谁都怕他这样的小霸王,他背

后有镇国大将军府撑腰,也没人敢得罪他,他说开仓放粮就开仓,他说要给灾民建宅子就建宅子。

粮食不够了怎么办?那不是有刚追缴回来的吗,先吃了再说。

银子不够了怎么办?那就从江南富庶的州府先借银,欠条打着,以后该怎么还钱那是官府的事情,两边府衙自行商议去。

钱粮到位,赈灾进度自然很快,等入秋后,南方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农户们抓紧补种粮食,争取今年秋冬能不挨饿。

第169章 及笄礼

邵宛卿的及笄礼,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宦世家都来人了,哪怕不冲着武侯府的面子,也要冲着皇家的面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