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姐,那我的荷包先送到你那里去可以吗?我在宫里,阮姐姐的人应该也送不进来啊。”一个十岁的小公主拉着长宁公主的衣摆说道。
长宁公主看着自家的小妹妹,想了下道:“要不这样吧,你们的荷包都放我这里,过两天皇家祭祀大典时我再统一分给你们?这样也省了阮家的家丁为了给你们送荷包满城跑,你们看如何?”
“这样更好!这样我们就不用被府上的大人问来问去。如果问起,我就皇姐送给我们的,大人就无话可说了。”几个小女孩围在一起又吱吱喳喳地讨论了起来。
几个人见荷包有了着落,也不逗留了,谢过两个姐姐和阮欣月,住在宫外的就带着自己的宫女出宫,住在皇宫的就带着人回了自己院子。
阮欣月看着走远的皇家小姐们,越发地觉得这大越皇朝的皇家人与自己平日所看闲书里高高在上,视民众财务为己有的皇家是不一样的。
怎么就有这么平易近人,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皇家人呢?
等妹妹们都走远了后,长宁公主就笑着说:“我们这群妹妹年纪还有点小,比较顽劣,阮小姐不要见怪才是。”
“公主言重了,民女觉得挺好的,这才是十多岁女子该有的样子。”十一二岁小学生的年龄,本就该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啊。
阮欣月跟着长宁公主和安宁郡主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御花园。
御花园中间有一个大的花圃,里面种着各种奇花异草,只可惜阮欣月是个花盲,正在盛开的花她还认得一二,那些非花期的她是一棵都没认出来。
但御花园的整体风景不错,参天古树、假山乱石、飞檐古亭、绿瓦红柱,宫廷建筑的端庄宏伟感浑然天成,让人肃然起敬。
参观完御花园后,烈日当空,俨然已经过了午饭时间。
长宁公主抬眼看了下天色:“饭点已过,我想大家都饿了,要不今天就逛到这里,日后有机会再陪阮小姐到皇宫别的地方逛逛。”
阮欣月乐意至极,现在皇宫里各个宫殿都住着人,不可能到各个宫殿里逛,逛的都是一些御道、花园什么的,那还不如早点回家吃饭,想到这里她躬身道:“恭敬不如从命。”
长宁公主和安宁郡主被她迫不及待要走的态度惹笑了。
于平民百姓来说,大多数人一辈子估计都进不了一次皇宫,有机会来了当然得好好逛逛,逛的地方越多越好了。以后要是跟人说起来,这也是一件值得说道说道的事情。
可这个阮欣月倒好,说走就走,对这皇宫竟没有半分的好奇和眷恋。
三人意见统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城门口走去。
等三人到达皇宫大门时,长春宫的宫人捧着太后给阮欣月的赏赐早就候在了宫门口。
三人的下人见自家的主子出现在宫门口,都很有眼力的将自家的马车赶到了宫门前的候车区。
阮欣月再一次拜谢过太后的赏赐后,从宫人那里接过赏赐,转交给方青和方慧,让两人搬到马车上放置好。
阮欣月对一旁站着的安宁郡主说:“安宁郡主,我们当初的约定生效了,不管我准备的皇家祭祀品最后能不能入围,但现在我已经得了太后的赏赐,这已经足够了。安宁郡主如想好了要什么绣品,随时可以来找民女。”
安宁郡主点点头道:“我自是不会跟你客气的,不过那么好的机会我得留着,给父皇、母后准备些新奇的生辰礼物。”
“好,到时候要预留点时间给我准备。”说完后,阮欣月转过身对长宁公主说道:“公主对我们恩情我们阮家人记在心中,公主如需什么样的绣品尽管开口,不用客气的。”
长宁公主摆摆手道:“举手之劳,不必挂齿。何况事后我已经得了你第一幅孔雀开屏绣画,这事早清了。不过我有绣品需求的话,会让人去找你,不会跟你客气的。”
“好,时间不早了,公主和郡主先请。”尽管说冬日的太阳暖融融的,但穿的衣服多晒久了就会发热,阮欣月请两位走在前头。
几人相互告别后,上了自家的马车,回家。
*
长春宫,太后寝室内,太后一个人对着桌子上的孔雀开屏荷包和几方粤绣手帕发呆。
一个头发花白的嬷嬷轻手轻脚地进门,躬身轻声道:“太后,人已经出宫了。”
太后恍若未闻,良久之后出声:“田嬷嬷,你说她会是海姑的后人吗?”
“太后,此女子样貌跟海姑甚是神像,其在绣技绣艺上所展现出来的天赋异禀,但是不是海姑的后人,还需再派人去探下虚实。”田嬷嬷恭敬地回道。
“还是你做事谨慎。”太后沉吟了下,在田嬷嬷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用正常的声音道:“传我懿旨,宣皇上、太子、皇后三人下午申时同时前来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