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一幅绣画?会不会太贵了?”阮欣月觉得这个价格有点虚高了。
“你知道现在市面上名人一般字画多少钱吗?就是这个价!”楚云绮看着好友一副拿不定主意的样子,继续说道:“就比如高青云,其书画我朝是最有名气也是最多人收藏的,他的画现在也是一千两左右的银子一副。他刚开始的时候字画的价格定得也不高,也就五六百两银子的样子,可是以低价买到手的人转身就将高价卖了出去,后来他字画价格定在了一千两左右,这些中间商才慢慢少了。”
"这样……"阮欣月没想到还曾经发生过此类事件。
“如果之后你的产出不多的话,就参考高青云的字画价格吧,你的这些绣画值这个价。”楚云绮边欣赏边建议道。
阮欣月低头思索楚云绮话里话外的合理性。
观赏绣是刺绣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专为观赏而绣,是刺绣中的高档品,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为上层社会所拥有。
观赏绣从出现之日起,其自身的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就已经非常明确。
上层社会人士出得起这一千两银子。
她在纠结什么?三个不同层次刺绣文化早就决定可相对应的刺绣事物价值。
“好,就听你的,开业当日,全部绣画定价为一千两银子,后面再根据各幅绣画的具体成本和所售欢迎程度来调整价格。”阮欣月一锤定音。
*
安顺六年十二月初六卯时,天空中躲懒了几天的太阳已经放射出圈圈的红晕,隐约地透着红亮的光,预示这今天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
今日粤绣楼开张,阮母早就在张罗新居入伙时将很多琐事一起张罗了起来,今天倒是省了不少事。
短短几个月内经历了好几次入伙仪式,所以哪怕这次是自己一首张罗的店面开张,阮欣月心里也有点麻木了,并没有多大的亢奋情绪在。
今天的粤绣楼开张仪式仍然是阮母主持的,在粤绣楼正式营业之前,阮欣月按部就班地听从自己亲娘的指令即可。
锣鼓喧天后,由于粤绣画廊还没招到适合的掌柜,阮欣月只能自己亲自在粤绣画廊打点各种事宜。
正如预想的那样,慕名前来的客户一茬一茬,一批批客户进店后都被画廊中的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以针为笔以帛为纸、以线为墨“的高超绣技绣艺所折服,都表示所绣物品形神兼备,美轮美奂,“不是画胜似画”的意境扑面而来。
有以上的视觉冲击,以至于顾客了解到绣画的售价是千两白银时,很多人心里不但没嫌贵,还觉得这些前无古人,暂无来者的绣画理应值得这个价。
人潮涌动,赞美声不觉于耳,但产生的交易额并不多。
阮欣月心里有数,一千两银子一副绣画,并不是一般的夫人小姐能负担得起的。
而阮欣月在画廊充当了一个上午的掌柜听得最多就是各方的夸赞之词,如“天赋异禀、天资超凡、心灵手巧”不绝于耳,一开始听到如此盛赞之词,阮欣月还会谦虚几句,后面听多了,麻木了,就礼貌地笑纳。
当然也有不少人问:“阮小姐什么时候再开嫁衣班?”“阮小姐会考虑开个绣画传授班吗?”“阮小姐打算收徒弟吗?”诸如此类的问题,阮欣月都统一回以“会考虑的!请大家密切留意我们粤绣楼的通告栏。”
经历一个喧闹的上午后,阮欣月就粤绣画廊交给了荔枝。荔枝原主家时是大丫鬟,而红棉、牡丹是二等丫鬟,荔枝在两人心中有一定的威信在。而经过几天的相处,阮欣月觉得荔枝诗书文化水平不弱,且个人综合能力不差,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定能担得起粤绣画廊掌柜的重任。
而没在粤绣画廊充当临时掌柜的阮欣月,却错过了下午在粤绣画廊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一幕。
第78章
阮欣月在越秀画廊站了一早上,觉得自己在那站着也没有多大的裨益,下午她也不在那里站着了,就在粤绣楼内走了一圈。
七彩绣坊的生意也甚是火爆,且有陈掌柜把关,她无需操心点什么。
绣房有她娘以及各个小组长在,也无需她做太多什么。
阮欣月觉得现阶段的粤绣事业,就像现代我国发展历史上十九世纪八九十年时,百姓随随便便开个小卖铺就能赚钱的样子,只要将店开起来了,就不愁没人来买东西,有人买东西了就不愁赚不到钱。
刹那间,在粤绣楼开张这个大日子里,阮欣月竟觉得自己无事可做。
极度忙碌过后,无事可做,那种心理落差让她整个人都有点空落落的。
等她再次游荡到绣房的时候,阮母见自己女儿情绪不太对劲,忙将她拉到一边说:“月儿,我看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