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侯府和楚国公府两家交往甚密,楚云绮吩咐张掌柜做事就像吩咐彩裳阁龚掌柜一样,毫无压力。
不一会儿,张掌柜进门,行礼道:“阮小姐,表小姐。”
“张掌柜,阮小姐又有一个赚钱的法子,你快张罗一下吧。”楚云绮一见张掌柜,迫不及待出声到。
“小的洗耳恭听!”绣帛轩和粤绣小店的运营已经步入正轨,粤绣长廊和男绣工的事情也告一段落,招绣娘这个事情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章法,张掌柜这几天手头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阮小姐打算开一个‘粤绣嫁衣培训班’,你好好张罗一下,我第一个报名!”楚云绮光说着就有点迫不及待了。
张掌柜一听到“粤绣嫁衣培训班”这个名字眼前一亮,他正愁着怎么应对那些前来询问“嫁衣”的夫人小姐,打开门做生意的,每次婉拒这些夫人小姐都让他感觉自己将已经到了钱袋口的银子硬生生打开一样,难受!
“我只教刺绣布局、样式和针法,其他所需物品学员自己准备,当然绣帛轩最好整一套绣嫁衣的所需配套物品出来售卖,这样既方便学员也拓展下店里的生意。”阮欣月将自己的心里的打算说出来。
张掌柜听了点了点头,阮小姐所言甚是!
京城中家有女儿的,可能一早就备着上好的嫁衣布料、珠子这些,一般富贵人家很少有人女儿出嫁前才临急临忙准备的。
“阮小姐,绣嫁衣的所需配套物品名称罗列下,有其它需要准备或者主意事宜也一并吩咐就是。”张掌柜越发肯定眼前阮小姐简直就是颗摇钱树!
头脑太活泛了!每次出的点子都是金点子!他已经可以预想到这个嫁衣培训班会在京城掀起一个什么样的热浪了。
第53章
安顺六年九月。
绣帛轩开“粤绣嫁衣培训班”的热浪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全京城,吹进了全京城夫人小姐的心里,让全城的夫人小姐都蠢蠢欲动。
已嫁作她人妇的惋惜自己再也穿不上这华丽的嫁衣的同时也催促这自己的女儿去学,自己穿不着,女儿穿着了也算弥补了自己的些许遗憾!
未成亲的小姐大多都蜂拥去绣帛轩报名,这嫁衣听说暂无售卖的,谁先学会谁就先拔得头筹,不但拥有了这举世独一无二的嫁衣,而且还从侧面印证了自己女红了得,毕竟那嫁衣看着就是工序繁琐,针法眼花缭乱,没有一定女红功底的人是绣不来的。
不出两日,前来绣帛轩咨询和报名“粤绣嫁衣培训班”的人络绎不绝,生源不愁!
十月初四,靖康侯府夫人和阮家母女约在食为先吃午饭。
当天,阮母和阮欣月从马车上下来,食为先的引客伙计就走了上前,恭敬地道:“阮夫人、阮小姐,这边请。”
阮欣月点了点头,挽着阮母的手跟着引路伙计上了楼,来到了与侯府夫人约定的房间。
按照惯例两个年长的女士见了面就是互相问候一番,阮欣月坐在一边喝茶一边听着就行。
不一会儿,张掌柜拿着两个账本进来,分别汇报了绣帛轩和粤绣小店的经营情况。
绣帛轩的营业额和营业额都有些下降,主要是受绣娘出货的速度影响。
阮欣月比较期待的是粤绣小店的经营情况。
“粤绣小店这个月的盈利的盈利是八千六百一十三两银子,刨去成本的话,盈利的是八千两银子。”
粤绣小店售出的商品总数比绣帛轩的多得多,但是由于商品存在瑕疵,价格定得不高,采取的是薄利多销的营销路线。
但是按照盈利分成五五分的,阮家在粤绣小店分得的银子比这个月绣帛轩的分得的银子还要多。
阮欣月满足了!
侯府夫人听到粤绣小店卖低端的粤绣品一个月就能赚四千两银子,比她现在手上很多嫁妆铺子一年的盈利银子还多,望着张掌故确认到:“账没记错?”
“夫人,不会有错,每天的账我都有核实,月度账本也核对过三遍。”张掌柜躬身回到。
侯夫人点了点头笑道:“倒是我见识少了,还是你家女儿本事,这个小小的店比我的嫁妆铺子一年的盈利还要多。”
“粤绣技艺这一块的确是月儿的功劳,但是也得掌柜和伙计们给力才有这么好的营业额。”阮夫人实话实说,她知道空有技艺,绣出来的绣品卖不出去的话也指挥烂在手里,粤绣小店,包括绣帛轩能赚到这么多钱,少不得店里上上下下的员工的齐心。
“那粤绣小店是不是该招绣娘了,不然这个月开始都该供不上货了。”粤绣小店开张头一个月的货源都是绣帛轩开业后堆积下来的多,应该快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