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知府能在明面上助他一臂之力就好。
徐家倒得轰轰烈烈。
不过半月,风光了近百年的徐家,便销声匿迹,只剩下那座大宅院能证明徐家昔日的风光。
但很快,那大宅院也要改名换姓了。
等事情平息下来之后,尧县百姓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那姜家到底哪里来的本事,能把徐家的老底儿扒得这么清楚?
要知道姜家到尧县,不过才短短几个月。
一些知道内情的人更是乍舌不已。
要知道,前不久徐家才暗中算计了姜家的二儿媳,险些害那姑娘丢了清白。
没想到转眼过来半个多月,姜家竟然就把徐家给端得干干净净。
这姜家,到底什么来头!
他们对付徐家,不会就是因为徐家算计了他家的二儿媳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姜家未免也太恐怖了一点
徐家要是早知道得罪了姜家的后果这么严重,只怕说啥也不会对姜家用那样的手段吧?
这姜家,着实有些骇人。
他们以后可千万不要跟姜家交恶,否则,徐家的今日,便是他们的明日。
大户人家,谁敢说自己的屁股真就一干二净,没有半点腌臜呢?
尧县里的各方势力正忙着揣摩姜家的底细,姜家人却早就把徐家的事情抛在了脑后,开始忙起自家的生意来了。
酒楼的装修已经进行了一半,按姜晚提供的思路,后院用各种植物假山隔出成了十来个露天卡座。
一楼摆了十来张桌子,弄了柜台,二楼则弄出来八个雅间,地方不大,但胜在装修风格充满了野趣,跟时下的那些酒楼完全不同。
伙计也招了十多个,但这厨子的事情依旧还没有着落。
姜晚决定再去一趟府城。
这一次,她没有带上姜攀,自己一个人去了。
第225章 挖墙角
姜攀经过徐家的事情后,对姜晚和老神仙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以很是放心的让姜晚独自前往府城。
当然,这件事情除了姜攀和陈月芝知道之外,家里其他人都以为姜晚只是去了程家。
姜晚到了府城的第一件事,不是急着买厨娘,而是去了上次那个坑了她五十两银子的牙行。
当时她急着带走姜晓,所以没跟那牙行多做纠缠,牙行管事当时就算开价五百两,她也会麻利地掏银子。
但这不代表,她不会事后算账。
买卖她姐这事儿她不记恨牙行,毕竟张家不是东西,没有这家牙行,也会有另一家牙行。
相反,她还有点庆幸当时是这家牙行买下了姜晓,否则他们一家未必能有再跟姜晓重逢的机会。
但一码归一码,那管事趁火打劫这账,她姜小心眼儿可记着呢。
于是姜晚趁着天没亮就摸进城,指挥着一只她从山里逮来的松鼠溜进牙行,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走了五十两银子。
然后再让松鼠送了三两散银回去。
当初张家把姜晓以三两银子卖掉,她不占牙行这个便宜。
拿回被坑的银子,姜晚便找了家早点摊子吃了顿早饭,然后又去了上次来时的第一家牙行。
她对这家牙行的印象很是不错,那机灵的伙计给她的印象很深。
要是能把人挖过去就好了。
姜晚心里打着小算盘,等牙行一开门,姜晚便笑眯眯地走了进去。
赶巧的是,这次接待她的伙计,正好就是她想挖的人。
那伙计是真机灵,一眼就认出了姜晚,“小客官,快快里面请。”
姜晚爬起椅子坐好,伙计赶紧给她端了茶水过来。
“小客官,你这次来,还是想买人?”
“没错,还是买厨子,现在你们这儿可有合适的厨子了?”
那伙计摇了摇头,“小客官,这专事酒楼的厨子可遇不可求,一年到头也未必能遇见一个。”
“一般的酒楼,要么就是自家养着的大厨,要么就是从外面聘来的,想靠在牙行买到合适的,实在太难了。”
姜晚点点头,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那你们这儿可有从大户人家出来的厨娘?”
伙计眼睛一亮,“有,小客官你有啥需求?”
姜晚道:“年纪别太大,手脚干净利索懂规矩就行。”
伙计记下要求,立刻去了后面,没一会儿就挑了好几个符合要求的妇人过来。
姜晚从椅子上跳下来,对那几个妇人说道:“都说说自己会哪些菜?”
站在离姜晚最近的那个妇人先朝姜晚施了一礼,这才小声报起自己的特长来。
听了一堆花哨富贵的菜名,姜晚一个也想象不出来那些菜长啥模样,但依旧假模假式的点了点头。
“把你们的手伸出来的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