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的汉子们来了近百人,每个搬一样,几人抬一件,一趟就把所有的东西给搬完了,长长的队伍,惹得路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这是哪个富户家,打了这么多家具不说,还请了这么多人来帮忙搬东西?”
“看着像是刚落户的小山村,他们那一村的人团结着呢。”
“这么多家具,得不少银子呢,这一家底子不薄啊。”
前来搬家具的村人们也有这样的想法,这姜攀家啥时候这么有钱了?明明之前在村子里,他们一家子过得比大部分人都不如。怎么逃荒一场,大家都快没了半条命,他们一家子又是买马车,又是盖新房,现在还打了这么多的家具。
虽说这些家具都是普通木料,所有的家具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两银子,可对他们这些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村人来说,也是好大一笔银子了。
大家都是一起走过来的,他家的银子都是打哪儿来的?
难不成是程夫人给的?
几乎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他们却有两种心态。一部分人觉得,程夫人母子的命是姜晚兄妹几个救下来的,程夫人给银子感谢姜家,那是天经地义。他们虽然羡慕,可也仅仅只是羡慕。
但有些人却觉得心里不平衡,明明大家都是一起逃荒的,还一路照拂着程夫人母子,凭啥姜家就给得到这么多好处,而他们却只能干看着?
这人啊,都是不患寡患不均。
之前大家一起逃荒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又指望着姜攀带着大家奔命,就算姜攀一家条件一直都比他们好,也没人有什么不满。
但现在生活安定了下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加上姜攀进了衙门,陈月芝拜了神医为师,而他们依旧还在地里刨食,甚至还不知道下一季的收成如何,所以这心里的想法,就慢慢发生了变化。
男人可能还好,至少还能假装一下,但一些妇人家可就把嫉妒明晃晃地摆在了脸上。
姜家的新家具抬进新房时,不少村人都跑来围观。
一些妇人看完之后,到陈月芝跟前酸溜溜地道:“你们家可真是舍得啊,又是盖房又是打家具,得多少银子啊?”
“月芝啊,以前可真没看出来,你们夫妻两人心眼这么多,大家一起逃荒,你们竟然背着我们攒了这么多银子。你跟我们说说,这银子都是哪儿来的?是不是程夫人给的?”
“月芝啊,你们这样做可不地道啊,程夫人给了你们银子,你们咋还自己昧下了呢?”
陈月芝心下不喜,刚想开口,结果姜晚突然插了进来。
“我家不过只是盖了个农家院,买了些便宜家具,咋就这么扎了你的眼呢?那些城里的有钱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奴仆成群,那你见了还不得把眼睛给戳爆了?”
“我家银子哪儿来的跟你们有啥关系?哪怕风刮来的,也刚好刮我爹娘脚边上了,你眼红也没用,因为你没那个运气!”
“另外,程婶婶给没给银子,跟你们有关系吗?别忘了,程婶婶给村里的银子,都买成了荒地,我们家分文未动。就算程婶婶另外给了银子,那也是给姜!家!的!明白了吗?”
第166章 姜爹不切实际的想法
姜晚心里很是不爽。
虽然知道人心复杂,可这前后才多长时间啊?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些人就忘了一路上姜家的付出了!
人家说过河拆桥过河拆桥,可小山村还没分地,这河还没过完,这些人就急着抽板子拆桥了,实在有些过分。
陈月芝见姜晚气得小脸绷得死紧,于是将她拉到身后,看向那几个浑身直冒酸气的女人。
“你们最好记牢一件事情,那就是程夫人给小山村银子,前因是什么!”
“若不是我家儿女把程夫人救下,又如何会有程夫人给村里银子这件事!”
“更别忘了,你们如今能落户在这里,也是因为我家求了程大人!”
“你们若是觉得我姜家盖房买家什戳了你们的眼,你们就去找村长,让他出面来断一断这个事儿!”
陈月芝平日里待人极为和善,逃荒路上更因为姜攀当了村长,所以她待人就更加宽厚,导致这些妇人就觉得陈月芝是个好欺负的。
结果她这毫不留情面的一番话,就像无情的大耳刮子一样,扇得几个妇人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
想到姜攀如今去了衙门当差,陈月芝的身份也不同往时,有个妇人很快反应过来,打着哈哈道:
“月芝,瞧你这较真劲儿,不过几句玩笑话,你咋还跟晚晩似的当真了呢?”
姜晚冷笑一声:“玩笑话?那你看我和我娘笑了吗?你们觉得好笑吗?我一个五岁的孩子都已经听出这话里的恶意了,难道你们听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