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母缓了脸色,叹了一声:“我这也是被逼急了,家里大大小小十几张嘴,如今连片遮头的瓦都没有,万一官府要撵咱们走,咱们还往哪儿走?”
说着,她又转头拉了苏氏的手抹起了眼泪:“阿萝,你别怪娘性子急,娘是真没法子了。姜家如今翻了身,娘心里也是为你高兴。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苏家怎么也估秒出来这种让人笑话的事。你就帮帮家里吧,娘一辈子都记你的好。”
苏家几个女人围着苏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把苏氏说得心里一团乱。
苏家人到底还是带着不甘暂时走了。
姜家这边房子没盖好,一家子都窝在那几间棚子里,苏家就算是再想留下,也没地方给他们住。
看苏家人那个样子,怕是以后会时常往这边跑了。
姜攀和陈月芝不由头疼。
两人把苏氏叫了过来,问她对苏家的来意有什么想法。
苏氏扭着手帕,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她是真的没主意,倒她心里也有数,苏家女人们跟她说的那些话,肯定不能拿到公婆跟前说,更不可能照做。
陈月芝叹了口气:“阿萝,你爹娘哥嫂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心中有数。他们养你一场,让你不要管他们,你自是做不到,我们姜家也断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但今天他们说的那些话你也听见了,你自己觉得合适吗?”
苏氏急忙摇头:“当然不合适,爹娘,我……我也没想到他们会说出那样的话来。我虽是苏家的女儿,可我也是姜家的儿媳,我绝不会同意他们打姜家东西的主意。”
姜攀这会儿脸色才缓了下来,“既然你心里有数,我们也就不再说别的。”
“我和你娘商量过了,目前最多能借给苏家二十两银子,再多就没有了,你要知道,咱们小山村三百多口人能落脚下来,依赖的也不过才五百两银子。”
陈月芝接着道:“二十两银子,买上几亩荒地,便可落户,至于房子,就跟村里人一样。”
“至于吃喝,不管在哪个地方,只要有手有脚肯下力气,就饿不死,何况这里是江南。”
苏氏原本还在心里打鼓,不知道要怎么跟公婆开口借银子,没想到他们自己便先发了话。
“爹,娘,我……我该如何谢你们才好。”
陈月芝摆了摆手,“给这银子,也不是白给苏家的,等往后他们安顿好了,必须得还上。”
“另外,有些话,说得太透了也没意思,但你自己心里要有个数。姜家从来不欠苏家什么,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可以让大郎帮苏家一把,但若是苏家没个分寸,你也不要恼我们姜家绝情。”
该敲打的,也必须要敲打,否则一味的好,只会养大别人的胃口。
第123章 改变命运的法子
知道家里借了二十两银子给苏家,姜晚有点不高兴。
“娘,为什么要借银子给他们?这银子给出去了,可就别想着收回来。”
说得好听是借,就苏家今天那不要脸的劲儿,这银子就是肉饺子打狗了。
陈月芝看着小女儿撅得长长的嘴,有些好笑地伸手捏了捏,“回头我让你哥去割二斤两来挂上。”
姜晚忙把头扭到一边,用手捂住嘴。
陈月芝被她逗得笑了起来,“换作以往,别说二十两,便是二两我也不可能给的。”
“可咱们要是不帮,苏家肯定没完没了的缠着她,到时候要是影响到了她肚子里的孩子,那才是因小失大。”
“花这二十两,就当买个清静,和买你嫂子心安。”
想到那些银子的来历,陈月芝觉得有些对不住姜晚,“晚晚,我和你爹商量好了,家里剩下的银子,谁也不许动了,那些都留着给你做嫁妆。”
姜晚有些震惊:“娘,我才五岁!”
这就考虑嫁妆的事情了?
也太早了些吧。
陈月芝笑着道:“那些大户人家的女儿,打出生起家里就已经准备起了。再说这些银子本来也是因为你才得来的,总要给你留着才是。”
姜晚哭笑不得:“娘,那些银子你们该花就花,不要为了省钱而委屈自己。我还小,离我嫁人还有好多年呢,总不能因为这个,家里就不吃不喝了。”
再说,她也没考虑过嫁人的事。
陈月芝却是一本正经地道:“家里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我和你爹商量过了,家里三辆马车,等荒地都垦出来之后,就让你爹和大哥二哥去县里给人拉货,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些嚼用。”
姜晚听了这个安排,整个人都有些绷不住。
“娘,我大哥二哥才十几岁的年纪,就要让他们去过这种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