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陈月芝见他们回来得这么早,还有些奇怪:“不是说要在城里逛逛,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苏氏心里有虚,都不敢跟陈月芝对上眼,回到棚子里坐下,拿出做了一半的婴儿服有一针没一针地缝着。
大郎见她那样,安慰了两句,便去找姜攀说事。
陈月芝把姜晚叫了过去,“你嫂子这是怎么了?”
姜晚道:“遇见她娘家人了,把卖绣品的钱都给出去了。”
陈月芝眉头一皱,“苏家也来尧县了?”
姜晚点点头,把苏家的事情说了。
陈月芝对苏家本来就没多少好感,在经过逃荒那事儿之后,对这个亲家更是反感,一下也有些不快起来。
可看看苏氏,她又无奈地叹了一声:“看在你嫂子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份上,只要苏家不过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姜晚一听这话,无奈地耸了耸肩。
她不太理解大人们这种思想,在她的观念里,背叛过她的人,哪怕是至亲,她也绝不原谅。
想了想,她决定好好盯着苏家,只要苏家有什么过分的举动,她一定会让他们后悔打错了算盘!
原本以为苏家可能会等着姜家这边回信,却没想到那一大家子,第二天就寻了过来,刚进村就开始哭哭啼啼,惹得一村的人都跑来看热闹。
苏母一见到陈月芝,便哭着道:“亲家母啊,我可算是见着你了,我还以为这辈子都无缘再和你们相见了。”
陈月芝挺反感她们这种作派,便道:“那当初就更该先跟我们打声招呼再走才是。”
苏母捂着脸直哭,“我们也是逼不得已,亲家母你可别往心里去,更别因为这事儿而责怪我家阿萝……”
姜晚听得连连乍舌,这苏母还真是个老绿茶,怕她娘不给脸,竟然拿苏氏来说事。
真不知道,苏家这样的人家,咋养出来苏氏这么个性子的闺女来。
陈月芝懒得跟苏家掰扯这些,毕竟苏家人伤害的又不是姜家人,所以苏家人过来哭了一通,他们扔下苏氏自己逃荒的事情,就算这么揭了过去。
看着苏家那盖了一半的大瓦房,苏家人个个眼里都透着羡慕。
苏母拉着陈月芝的手,一脸苦楚地道:“亲家母,你们家可真是越过越红火了,不像我们,为了来江南,一家老小的命都险些搭进去不说,如今更是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你是不知道啊,这几日我们就挤在城墙下,夜里都不敢闭下,生怕被人给害了去。”
苏氏一听这话,难过得直抹眼泪。
陈月芝不接话茬,只安静地听着。
苏母又叹了一声,“你们家可真是让人羡慕啊,连马车都有三辆,这得多少银子啊。还有这么大的宅子,多宽敞啊。一人住一间都还有富余。阿萝真是好命,能嫁进你们这样的人家来。”
说着,她又对苏氏道:“你以后可一定要好好孝敬你的公婆知道吗?”
苏氏连连点头称是。
苏母转过头,一脸艳羡地看着姜家的新房,那双顶着大眼袋里的渴望,生怕姜家人看不出来一般。
第120章 吃相真难看
陈月芝心里有些膈应,当初办大郎婚事的时候,苏家就顶着一张老实脸狮子大开口,如今又顶着一张老实脸装可怜,打的什么主意她心里门儿清。
这是看上他们姜家的新房,想让她心软开口让他们苏家留在下来跟他们住在一起?做梦!
姜家娶的是苏氏,可不是整个苏家!
苏母见陈月芝一直不接茬,心里有些恼,但脸上却是半分不敢表露出来。
姜晚先前还怕陈月芝抹不开脸,让苏母给算计了,观察了一阵,便不再担心。
她嫂子心软,她娘脑子可不糊涂。
这么大一家子上门,闹哄哄的,吵得姜晚心烦。
尤其苏家那几个小子还一直紧盯着小马仔,让小马仔烦躁不安,于是姜晚干脆叫上三郎去小河里摸鱼。
苏母虽然暂时没有达到目的,但他们一家来时就没打算走,一家人坐在姜家的院子,东扯西扯,擎等着吃饭。
陈月芝心知请神容易送神难,可到底也没有上人家一上门就把人往外撵的理,尽管心里再不乐意,陈月芝也还是礼数周到的准备了待客的饭菜。
但她也防备着在苏家面前露了富,更给家里添麻烦,所以准备的菜都是从后面山上弄回来的野味,还有河里打来的小鱼小虾。
苏氏挺着肚子帮忙准备着饭菜,苏家那三个儿媳却是抱手翘脚地坐在一旁等着开饭,连句要来搭把手的客气话都没有。
陈月芝心里不乐意,但看了看苏氏的肚子,便也把不满都给压了下去。
吃饭的时候,姜家摆了两张桌子,女眷们跟孩子一桌,两家的男人坐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