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多少钱?”
“四百六十文一只。”
……
真贵!
区区一只鸡,居然将近半贯钱?
乔芸的嘴角抽了抽,面无表情地从袖子里摸出钱袋子,掏出一贯钱,解下来五小串,递过去。
她倒要尝尝这鸡有什么特别的!
“剩下四十文你看着随便搭点儿啥吧,不用找了。我们家人不喝酒哦。”
“得嘞!那您在外头窗口那儿候着就成!”
正巧她也想看看这后厨是什么样的,于是乔芸依言来到外面窗口处站好。
只见胖乎乎的厨子得了茶博士的吩咐,便从铁钩上取下一只鸡,不立刻解开上头的系绳,而是又将整只鸡投进了油锅里。
“滋啦啦”的声音瞬间响起,鸡肉在沸油中不断地翻滚,表皮渐渐转为漂亮金红色。光是闻着香味就能想象出有多么皮脆肉嫩。
待到整只鸡完全变色,厨子用大笊篱将鸡捞起来,沥干了油,迅速放到案板上,拿了几张油纸将其里三层外三层地捆好。
又用一小张油纸,折成漏斗状,倒入一小碟花椒盐后折了起来,与包葫芦鸡的绳子捆在一起。
在厨子将鸡递过来时,茶博士也从屋里跑了出来。
“喏,这也是本店的招牌——甜雪,乃是用蜜糖慢火煎烤,再撒以雪白糖粉的甜饼子。配着咸口的葫芦鸡,吃多少都不腻!”
说着,热情地接过了厨子手里的葫芦鸡,与怀里的油纸包一起塞进了乔芸的怀里。
乔芸道了谢,就转身回家。
身后传来茶博士热情地呼喊声。
“客官慢走!这鸡可得趁热吃啊!凉了就走味儿了!”
乔芸掂了掂手中的鸡和饼。
沉甸甸的,分量倒是很足。
这家酒楼倒是不错。
乔芸抿了抿嘴。
或许可以跟酒楼合作一下!
第17章 馄饨
“我回来啦。”
乔芸推开院门。
雪媚娘听见动静,便走了出来。直勾勾地盯着她手里提的油纸包。
乔芸见状,嘿嘿笑了一声,提起油纸包掂了掂:“今天中午吃好吃的!我买了那家鼎食记的葫芦鸡和甜雪,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雪媚娘舔了舔嘴唇,没有说话,但是眼底熠熠生辉的光芒像是北极星。
乔芸自然将她的小表情一分不差地收入眼底。
不由得在心里会心一笑。
虽然平时是冷冰冰的,但偶尔会露出这些可爱的样子呢。
而且美人姐姐对自己的可爱还完全不自知。
乔芸一边推开厨房的门,一边说道:“你去把桌子擦一下吧,准备吃饭。”
一边在心里呼唤了陆折秋去准备两份解腻小菜,一边来到灶台前,将手中的油纸包放在案上。
将油纸包的绳子剪开,乔芸将仍然温热的葫芦鸡放在砧板上,把它们拆卸成方便入口的大小。
随着鸡肉金红油亮的表皮被撕开,在蒸制过程中浸透了料汁的鸡肉迸发出极为诱人的香气。
这鸡料理的火候确实不错,肉质酥烂,几乎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脱骨。乔芸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们撕开装盘。
真是好鸡啊!
乔芸忍不住偷偷吃了一小片鸡腿肉。
太香了!
这酒楼的厨子真有一手的!
这更加坚定了乔芸要与这家酒楼合作的决心。
她的游戏中有上百份食谱,上到八大菜系,下到民间小吃,包扩各种酱汁调料的制作,应有尽有。
自己开酒楼倒也是好,但经历过朝食铺忙碌现状的乔芸再也不去想那些虚的了。
亲自经营一家店简直累死个人!
还不如跟别的酒楼达成合作,自己出方子,人家出分成。
还是躺着挣钱舒服啊!
很快,左手无名指的指甲盖一热,乔芸一看,原来是陆折秋送来了一碟拍黄瓜、一碟凉拌海带丝。
将它们取出装盘,乔芸盯着那碟海带丝。
香醋和红油拌的海带丝,散发着酸爽的气味,一闻就知道很开胃。
就是这个!
红油用什么做的?
辣椒!
眼下她身处的这个朝代没有辣椒啊!
这里的人们做菜时用到的辣味还依赖于茱萸、姜、芥等物。
也有从兰那泰(古泰国)、安南、室利佛逝、真腊等东南亚小国进贡来的胡椒。
不过胡椒既是贡品,所以十分昂贵,除了与东南亚气候相近的百越地区以外就只有长安和洛阳这两京吃得到。
而且,无论是茱萸姜芥,还是胡椒,辣味都显得不够那么极致,在做菜方面,也不如辣椒属的花样多。
乔芸打算等过几天,碾点辣椒面做点吃的去酒楼里碰碰运气。
希望这家酒楼不会像长安拾春记一样因为自己生意做得大就拿鼻孔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