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抬头仰望星空,夜空是如此的辽阔与空灵,人在星空下就如流萤一般弱小。
他在繁星与蛙声中静立许久,万种思绪全在眉梢,往事一幕幕就像走马灯似的在脑海中来回打转。
闻道头一次如此认真地思索:所有的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
伟人说过:“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是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
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时候丢掉幻想,开始战斗了。
当一个人彻底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能爆发多大的能量和潜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第二日,闻道一反常态地精神抖擞,仿佛昨夜的噩梦一点都没有侵扰到他,早早就坐在学堂里边自习边等着讲师的到来,积聚了几天的问题也迫切需要解疑释惑。
进入外舍班学习的大都是有上进心又屡试失败的青年学子,个别特殊分子除外,因此学习氛围还不错。
巳时不到,学员已基本到齐,然而讲师却迟迟不到,大部分的学子都能安坐在位置上自觉看书。
只有少部分的学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而其中最活跃、最兴奋的就属王俢春。
说起王俢春,这个家伙算是外舍班里面的一个活宝,首先,不知道是因为愚笨还是无心向学,反正他的学业成绩烂得一言难尽。
其次,他本人甚是没心没肺,愣是把苦逼难熬的读书时光过成悠然见南山的轻松自然。
现在,他正在问问这个,又问问那个,“讲师怎么还不来?”、“怎么回事?”
不幸的是,闻道和这个活宝相邻而坐,此刻,王俢春整个人都趴到了闻道的座位边上:“道兄,你知道吗?”
闻道正在认真读书,突然被这凑到眼前的大脑袋瓜子吓了一跳,人也被逼得战术后仰,他不着痕迹地皱了一下眉头,尽量温和道:“不知道。”
“奇怪,讲师向来不会迟到的,今天怎么迟到了?”
“难道是家有喜事?”
“哎,你猜是因为什么?”
王修春像个女人似的叽叽喳喳、啰啰嗦嗦、喋喋不休,就是不让闻道专心看书,烦得他青筋直跳,恨不得一拳把对方打倒。
就在闻道苦苦思索要怎么抵挡那穿脑魔音的时候,陈讲师终于来了,王俢春也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看到学堂秩序混乱,陈讲师当即大发雷霆,狠狠地训斥了众人一番,尤其是那几个不安定分子,更是被骂得灰头土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陈讲师在赏了众人一顿大棒之后突然公布一个喜讯。
第179章 学院月考
陈讲师宣布:“长青观定于秋祭日举办文昌祈禄打醮活动,书院决定派出五十名学子参加。”
他的话音刚落,堂下的学子们就欢呼雀跃,再无沮丧之意。
文昌祈禄醮是祭拜文昌帝君的道仪,传说中文昌帝君是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试想哪位学子不想参与祭拜祈求功名利禄呢?
最、最关键的是,秋祭还是城南县重要的祭祀活动,按照惯例,各路的土豪贵人、名门望族,包括城南县的三巨头(知县、县丞、主簿)都会出席秋祭活动。
这可是在大人们前露面、刷存在感的绝好机会,幸运的话就能在大人们的心里挂上号,差一点的话也能在土豪们心里留下“东床佳婿”的印象。
长青观已经两年没有举办过文昌祈禄醮活动,而本次打醮活动还安排在秋祭日,无怪乎大家欣喜若狂。
总之,对于学子们来说,文昌祈禄醮不仅仅是一场道家祈福活动,更是一场浩大的文化盛事兼个人秀活动。
就连心如止水的闻道也放下手中的书本,但他的动容转瞬而逝,料想这种盛事必定群英荟萃,自己估计连打酱油都不配,于是又低头认真看书。
陈讲师接着又扔下一个炸弹:“按规定,本月月考前五名的学子可以参加本次文昌祈禄打醮活动。”
“哇!”
“什么?”
“怎么可以这样?”
“这不公平。”
“这不明摆着不让我们参加吗?”
学子们一听这话就躁动不已、群情鼎沸,不怕死的王俢春还直截了当地质问:“陈讲师,历来参加学院的活动都是自愿报名、抽签决定,您说的规定,我们怎么没听说过?”
陈讲师瞪了王俢春一眼:这蠢货赖在立章书院四五年了,除了有一个知府祖父以外,说本事没本事、论能力没能力,学习一塌糊涂还敢叽叽喳喳,整一个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