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有道(21)

作者:一只冬虫出墙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闻家村主要的晒场由里正把控,拉来的稻谷安排在哪个稻桶打稻,在哪里晾晒,都有专人安排指挥。

闻香大伯家有自有的稻桶,所以很快就安排上;三人打出来的稻谷,颗颗谷粒饱满,几乎没有空穗。

打好的稻谷还需要摊开,再晾晒个十天八天的,没几天下来,整个晒场都晾满了稻谷,迟来的人只能拉到更远的晒场去了。

今年天公作美,大家晾晒的稻谷没有遭受雷暴雨的侵袭,平平安安装入箩筐。

总的来说,闻家村的土地肥沃、亩产都不错,往年每亩地的稻谷出息都差不多,大致在一石半左右,今年也不例外。

例外的是闻香家的稻谷居然收获了十二石,也就是每亩约三石,总量翻番啊。称重的时候,四周齐刷刷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边上,族长撸着胡须满意地点头,嘴里一直夸闻道好本事,夸得闻道都不好意思了,大家也纷纷围着闻道讨要法子。

闻香也很满意,不负他们兄妹俩辛辛苦苦干了半年,免除徭役的三两银子终于有影了。

村民们不知道闻道兄妹俩在施肥和田间管理上下的狠功夫,在他们看来,闻道种稻谷也就是多了个育苗的步骤,收成竟然可以翻番,这个就让大家按捺不住了。

最后还是族长驱散了大伙:“要学法子也不急在这两天,该干吗干吗去。”

稻谷收获之后一个月内就要向官府交税,税是越早交越妥当,大米砸自己手里,要想办法储藏、避免发霉生虫什么的,有时候还要防偷,而且税也不可能赖得掉,早早交到官府手里自己也安心。

永嘉的田税一年交两次,分别对应夏税和秋粮,按照田地的肥瘠程度,分别征收不同的税。

闻家村的土地还算肥沃,今年定的是每亩收税实物八升(即0.08石),或者缴实物五升和三十文钱(即0.05石和0.03两)。

但是给官府交税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个人自己去交的话,运气不好的话是要被户头盘剥一二,不如出一点人手费由族上统一帮缴的好。

收成后的第二天,闻道就把田税折算的三十二升稻谷交到族上,并到族长处交费。

“闻道,你来了。”

“族长,我来交田税的人手费。”

“哎,交什么人手费,不用交了,免了。”族长大手一挥就给闻道免除了费用。

人手费虽然不多,但也要五十文钱,闻道连忙道谢。

“不用这么客气,这是你应得的,那个种植的法子,到时候你可记得给大伙说说啊。”

“是,族长。”

闻道答应得爽快,族长很满意,他想了想突然转身问一边默不出声的保长:“今年安排的徭役人家都有谁?”

保长顿感不妙,他十分不情愿地报出了他选定的人家,果不其然,他话音刚落,族长就一锤定音:“闻道就不必安排了,换一家。”

“族长!”保长连忙反对,“服徭役的人家早就定好了,现在换恐怕来不及了。”

“有什么来不及的?你换不了吗?你换不了的话,我找人换。”族长冷然道。

见族长生气,保长立马怂了:“不用、不用,我能搞定。”

直到这时,闻道才反应过来,这飞来的横福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吗?族长”

“我说的还能有假?”

“太好了,谢谢、谢谢,族长。”闻道开心得笑咧了嘴,对着族长就是一连叠声地道谢。

“嗯,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族长一边捋着胡须一边画着大饼。

“是,族长,我一定好好干。”单纯的闻道立马保证。

如果忽略露出怨毒眼神的保长来说,现场画面还是十分美好和谐的。

对永嘉王朝的农民来说,除了要缴纳田税以外,还需要轮派徭役和劳役,按户出人丁,也可以银代役,单丁还可免除军役;而对于无地的佃农来说,他们往往只能拿到田地三分之二的收成,三分之一则要交给主家,且要承担所佃地的田税以及自身的轮派徭役和劳役。

庄户人家一年的生活全赖于田地的出息,所幸没有其他苛捐杂税,总体来说,底层人民的负担不算太重。

每年出役的人家,通常都由保长选定人选再报由里正统一安排,闻家村的里正就是族长,只要他愿意,他随时都能换掉徭役和劳役人选。

田地收割完成之后就是夏季徭役服役的开始,闻道兄妹俩凭借着田地收成的翻番,惊险低空过关。

当闻道告知闻香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她还在盘算着要用多少石的稻谷来抵扣三两银子。

幸福来得太突然,反倒让人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她不禁反复地追问大哥:“真的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