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头,你这话是跟谁学的?”
“自然是和大哥学的。”闻香随口就胡诌。
闻仲于是看向闻道,顿时觉得此子大有前途,以后必定高中,不高中没道理啊。
那自己要不要同意他们的做法呢?唉,好为难,肿么办?
闻仲想来想去,最后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今年都已经下种了,找人接手不方便。明年,明年你们再找佃农。”
对于闻道放弃社长的职位、重新考学一事,闻家的兄弟姐妹们分成两派。
老大与老二,还有闻青都支持闻道重新考学。
而当家张氏、老三以及闻兰都认为考学是浪费人力物力,浪费时间的事情,纯属是白瞎。
考学有多么地费银子是有目共睹的事情,闻家二房分出去的时候,他们手中多少有一点余钱。
等到闻道回归田园的时候,闻家二房却已经一穷二白,种地虽然辛苦,但好歹能养活自己。
当家张氏忧虑的是,现在二房好不容易有点起色,闻道又想白花银子、不干活,那自个家岂不是又要被他拖累?
因此背地里,没少和闻仲抱怨,却被闻仲以“头发长见识短”骂了回去。
而闻家老三纯粹是觉得有便宜不占是傻子,在他看来,闻道是不可能进学的。既然如此,当个社长也不错啊,闻道不领那社长一职,简直是暴殄天物。
他甚至想顶替闻道去要社长一职,这是族长欠他们家的,既然闻道不要,他要啊。
闻家老三想得那是相当的美,但问题是他大字不识一个,还怎么当社长?怎么教小孩识字呢?
总算被闻仲按住,没有闹出更大的乱子。
至于闻兰,她完全是因为看闻香不顺眼,顺带鄙视闻道而已。
不过,除了闻仲以外,闻道兄妹是压根没想过要顾及别人的想法。
至此,闻道决定重新考学一事达到了完美的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128章 亲兄弟明算账
闻道不明白闻香为什么坚持要找佃农耕种自家的四亩地,他觉得给大哥他们耕种,没什么不好的。
“四亩地虽然少,但它是属于我们的,和大伯家的地混在一起并不好。”
“不好?怎么不好法?难道大伯还会要咱们的地不成?”
闻道决定这次去考学就一直待在学院苦读,没啥事不回家,自然没精力管那四亩地,另一方面,他也不舍得让闻香辛苦。
考虑到闻香手上有那么大的一笔钱,自家完全不需要依仗地里的出息生活。
所以,他心里想的是:那四亩地暂时交给大哥他们耕作,收成自然归他们。
谁知,闻香却不是这样想:“哥,大伯他们虽然是咱们最亲近的人,但是我们是已经分家的,既然已经分家,那就是两家人。”
“俗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亲人之间有利益来往、金钱交易的,要划清底线,不要模糊边界,免得最后亲人变仇人。”
“只是代为耕作而已,哪里有你想得那么严重?”闻道不以为然。
“大哥,族长的事情,你还不吸取教训吗?”
听到闻香提起族长,闻道沉默了。他不相信,不能也不敢想象大伯会做出族长类似的事情。
一想到,以后要和大伯形同陌路,甚至变为仇人,他就生无可恋,甚至心痛得无法呼吸,不!坚决不能让这个可能发生。
“最好的办法,就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闻香一针见血。
“呼”,闻道深深地吐出一口气:“好,那就听小妹的。”
孙掌柜接二连三的造访让闻家村再次平地起波澜。
村民们并不认得城南县百货楼的掌柜,但马大娘认出了马车上的八宝珍标志。
八宝珍是百货楼的特有标志,在城南县百货楼的门头上,“百货楼”硕大招牌旁边就雕刻着一模一样的“八宝珍”。
于是人人都知道了这辆马车来自百货楼。
虽然大家都迫切想知道百货楼和闻道之间的关系,但到底没人能从守口如瓶的兄妹嘴里掏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于是刚刚被踹下“神坛”的闻道,在众人眼里再次扑朔迷离起来。
甚至连闻族长都闻风而动,证据就是:“攒典”事件后,已经和闻道拉开距离的他再次现身闻家小院。
面对族长,闻道已经能很好地隐藏自己的情绪,表现得十分圆通、得体,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闻族长再次殷切邀请他担任社长一职。
闻道当然是表示感谢,然后一口回绝。
一些见不得别人好的眼红之徒又开始暗戳戳地气愤起来:这种好事怎么就轮不到我?
一些村民甚至认为,这种好事都拒绝,闻道未免太不识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