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李嫂将那些可以储存,怎么储存,哪些需要快点吃,不然会坏掉。
这次老两口跟俩孩子都一一记在心里,吃了不疼坏了疼啊,吃了比坏了强。
徐远和徐小花早已经知道那些小零嘴是什么东西,刚才在门外的时候大林表哥都给他们说了。
但是水果他们俩还是咱头一次见到,他们家一直以来除了吃棒子面,喝野菜汤,其他的东西是见不到的,家里也没有其他什么可吃的了。
雪灾的时候他们村还好,因为他们村子这边雪小一些,所以房屋都没事,没有压塌的情况。
李嫂从装肉的那个口袋里把上面的肘子给拿出来,放到桌子上之后,然后继续往下翻,将猪肉给拿了出来,这块野猪肉很好,足足有五六十斤,够老两口和孩子们吃一段时间的了。
幸亏这是在冬天,还能留得住。
李嫂将那些肘子又塞了回去,然后跟爹娘说道,“爹娘,今中午我们吃肉包子,二妮,去口袋里面找一颗白菜,再拿点葱姜出来,我去剁肉馅。”
“包肉包子,我去舀一些棒子面来。”
棒子面还有半缸,老两口原本还在发愁,这点棒子面都不够吃一个月的了。
现在女儿来拿了这么多东西来,有红薯和山药了,那他们就能多吃一些时候了。
李嫂急忙说道,“你看看我这个好记性,米面还在马车上,大林,快去搬下来。”
李嫂还在马车上放了两袋子面还有一袋子精米,但是刚才光顾着分这些小零嘴了,没有及时将这个给拿下来。
大林怎么可能出这种错呢?那肯定是再去拿一趟,刚才还不够震撼。
一会再去拿一趟就好了,马车就算停在外面,也没人敢动,那么多人看着呢。
虽然有跟他们家不和的人,还有一些可是跟他们家关系不错的,这些娘亲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他了。
所以马车就停在门口,安全的很。
大林走出门去,去把米面给搬回来。
徐远将自己手里的冰糖葫芦,放到了妹妹手里面,然后也跟着跑了出去。
“表哥,等等我。”
大林听到小远的声音,“走,咱俩一起。”
大林揽着小远的肩膀往门外走去,大门口还是人头攒动。
马车周围反倒没有人,两个人来到马车上,将两袋子面粉和一袋子精米给拿下来之后,马车上就空了。
白马也在原地不动。这马都是经过萧姨精心调教过的,有灵性,而且也不会到处乱跑。
小远说道,“表哥,我能摸摸他吗?”
大林爽朗的笑道,“当然可以。”
小远走到马前面,大林拉着缰绳,避免马匹冲撞。
小远小心翼翼得伸出自己干瘦的一双手,瘦的皮包骨头的样子,大林眼神微微闪动。
一双手放到马的额头上,摸了一下那马额头的毛发,马然欢快的打着响鼻。
小远又大着胆子摸了几下,无疑是很开心的。
一路上抱着那袋子精米仿佛要跳起来,大林没舍得让他去拿那沉一点的两袋子面。
两袋子面大概也就八十斤一袋子,两袋子一百六十斤。
大林身体好,二百斤以内的东西都能拿得动,所有人诧异的看着大林带着小远去而复返。
没想到是从马车上那下来那两袋子面粉还有一袋子精米。
这些可是十分金贵的,他们村里人能吃的上面粉和精米的人寥寥无几。
谁家现在不是吃棒子面喝野菜汤?
李大林家现在有这么好过吗?
第211章 借蒸笼
小远跟着表哥回了家里之后,两人将一袋米和两袋子面放到地上。
老两口急忙去打开口袋,然后真的看到里面是米面。
瘦骨嶙峋的他们浑身颤抖,用手小心翼翼的捧了一把米放在手上。
两人端在自己眼前看了又看。
“祖父,祖母,现在咱家不愁吃的了。”
大林看到老两口的样子也是十分心酸。
在自己家里好起来之前,娘亲也是在过年的时候发愁,家里的半杠棒子面和都快吃完的野菜也不知道能否撑到开春,等春天来了,漫山遍野都是野菜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熬过去。
每年他们都要饿肚子,大林的年龄是四个孩子里面最大的,再就是二妮,小远和小花,因为李嫂出嫁早,聘礼是一袋棒子面,这袋棒子面换来了哥哥的媳妇,也就是李嫂的嫂子。
所以李嫂的孩子比哥嫂的孩子大。
大林挨饿的印象比二妮挨饿的时间更长,记忆更深刻。
那时候妹妹还小,他都用棒子面糊糊喂妹妹吃饭,他也是吃跟妹妹一样的饭量,所以他对此记忆深刻。
看到老两口的做法,他也忍不住回忆起以前的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