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煮萝卜的汤很多人家都是不倒的,有的人专门喝萝卜汤,说对身体好,还治咳嗽,冬天人容易感冒咳嗽,喝这么萝卜汤很好使。
杏儿家煮完是倒了的,没人喝,杏儿不喜欢这个味道,沈氏不喝,沈家玉看大家都不喝,她也就没喝。
白菜寓意百财,寓意好,所以过年人们也愿意吃白菜饺子,至于酸菜,在现代,东北那边都愿意吃酸菜饺子,但也有人有说道,说平时吃怎么都好,过年那天别吃,酸菜寓意酸唧唧的,不好,所以杏儿这天没做酸菜饺子。
肉馅是刘长生剁的,他有力气,剁肉馅剁的又快又好,杏儿非常满意。
弄好饺子馅,那边把面也和好了,开始醒面,杏儿这边则开始准备别的菜,包饺子她也不参与,她把别的菜做出来。
说起来过年他们这边晚饭是饺子,家家户户都包饺子,有条件的人家再弄几个菜配着一起吃,没条件的人家就只吃饺子。
杏儿觉得过年不能只吃饺子啊,这么多人,她咋也得弄几个菜,这才叫过年嘛。
等到饺子包好,沈家玉把饺子分了一些给刘长生,薛氏他们,让他们端着饺子,端着煮好的白肉回去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这边过年有讲究,这晚上煮出来的饺子必须要先祭拜,这祭拜是祭拜天地,祭拜祖先。
薛氏领着小老虎回去祭拜,崔大娘和刘长生也得回去祭拜,这不能在杏儿家里完成。
春花和秀菊她们是不用回去的,她们家里都有人不用她们。
杏儿这边也煮上了饺子,饺子还没熟,杏儿就听到了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上。
“这谁家啊,饺子煮的真快。”
春花听着鞭炮上大声说着。
杏儿笑笑,这也是这边的风俗,饺子煮好第一件事先放炮,这是告诉大家,他们家的饺子熟了,这样做还有一个意思,谁家的饭先熟,第二年他家的粮食就先熟,一般情况下,谁家也不愿意落后,所以煮饺子都煮的早一点。
“熟了。”
杏儿这边喊了一声,然后先盛了一碗在碗内。
“杏儿姐,你快去,这边我来盛。”
春花接过了杏儿手里的笊篱,让杏儿端着饺子出去。
“杏儿,你快过来点。”
沈家玉那边喊着杏儿,让杏儿去点鞭炮。
“我可不点,娘你点吧。”
杏儿还是小时候在农村点过一次,她对这东西没兴趣,看多了被鞭炮炸伤的画面,她可不想自己也被炸伤。
“你快过去点,娘害怕。”
沈家玉接过了杏儿手里的饺子,杏儿才是这家的孩子,有了下一辈,就不用她了。
杏儿没办法只能去点鞭炮,一点着她就用最快的速度跑开,然后捂住耳朵,听鞭炮噼里啪啦的响着。
沈家玉也想捂耳朵,可她一手端着饺子,不好捂,只能笑呵呵的听着。
沈氏在屋檐下脸上带着笑看着。
秀菊和春花在厨房,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笑了起来,虽然她们过年这天不能回家,可是在这边也很好。
鞭炮放完,沈家玉端着饺子,杏儿端着煮好的肉,沈家玉带着杏儿开始祭拜,杏儿只要跟着沈家玉就好,听着沈家玉嘴里唠唠叨叨的说着祭拜的话,杏儿的心思有点飘,她小时候在农村,她爷爷,她娘也都这样带着她祭拜过的,那个时候她也是这样跟着,听着他们说着祭拜的话,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再也回不去了。
杏儿有微微的伤感,但等沈家玉从院子到屋里祭拜完,她已经恢复了神情。
杏儿继续去厨房准备她的菜,没一会儿刘长生和崔大娘,薛氏和小老虎都回来了,饺子和肉都留在刘家和郑家,那是祭拜祖先的,起码今天是不能吃的。
大家坐好,沈氏是长辈,她坐在主位,她的一边是沈家玉,另外一边坐的是崔大娘,沈家玉边上坐的是薛氏,崔大娘边上坐的是刘长生。
薛氏和杏儿中间坐的是小老虎,他也跟个小大人一样,坐在凳子上盯着桌子上的菜。
春花和秀菊挨着坐的。
桌子上的菜,正中间摆的是一盘鱼,鱼头对着沈氏,当然,这个鱼不是真的鱼,是杏儿没事的时候刻的木鱼,都说过年的时候兴做鱼,寓意年年有余,可到了这里杏儿才知道,这个地方鱼少,她没买到鱼,所以想吃鱼那是不可能的。
不光她家,村里家家户户都没鱼可做的,有的人家会摆盘木鱼,不光木鱼,有的人家还摆木头刻的鸡鸭,肉什么的,她家只要摆个木鱼就够了。
鸡她买了,晚上她也做了,一大盆呢,够吃。
肉,她做了一大盘的方肉,这边时兴,解馋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