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骁苦着脸,“伤筋动骨一百天呢,看来我以后好久都吃不到桑姐姐亲手做的糕点了。”
桑溪,“……”
“原来你担忧的是这个。”
闻骁立马捂住了嘴,含糊不清,“我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眨巴眨巴的狗狗眼充满无辜。
桑溪不想理他了。
桑溪跟着顾怀山在东山书院呆了半天,整个过程无非就是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一众学子吟诗作对,互相用高超的语言吵嘴。
桑溪百无聊赖,对这些东西敬而远之。
她对文学并不十分感兴趣。
好不容易熬到最后结束,两位老师给了顾怀山去郡府书院的推荐信。顾怀山委婉谢绝,又同两位老师道别。
然后带着昏昏欲睡的桑溪走了。
大抵因为这两天太过倒霉,最后一天像是冲业绩一样,就连睡梦中都是处处倒霉,她昨晚睡得不太好。
现在听了几首诗词之后,虽然不明觉厉,但仍旧困。
顾怀山自从那次在大街之上偷偷摸摸牵手之后,只要走路,就一直喜欢牵着手。
不过还是有所收敛,旁人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桑溪迷迷糊糊的,还困着,不过远离了那曲水流觞,吟诗作对的氛围,吹着二月有些柔软的风,意识总算清醒了一些。
她任由顾怀山牵着走。
“什么时候走?”
“七日之后,便是白鹿书院招收新生的日子。”
此前桑溪问过马车夫,安德镇到郡府,需要一天一夜的路程。
“四天后走?”
顾怀山点头,“听你的。”
乔安几个人如今都能独当一面,可以当一个掌柜了,桑溪把铺子交给他们也放心。此外,顾大嫂他们也可以时常来照看着。
这几天,顾大哥与顾大嫂听说弟弟考了县试第一名,都十分激动,特意从槐杨村赶了过来,尤其是顾大哥,激动地眼眶微红。
不住地说顾怀山光宗耀祖了,以后他就算天天不合眼,也要给顾怀山把读书的钱赚出来。
听到顾怀山以后要去郡府的白鹿书院读书之后,顾大哥高兴地都要当场掉下眼泪。
虽然作为平头百姓,并不知道白鹿书院是什么,但听到要去郡府读书,还是很激动的。
还偷偷给桑溪塞了二十两银子,都是他这几个月来攒下来的。
桑溪推脱不下,只好接过来。
顾怀山在一旁,看着大哥激动的样子,也有一些动容。
不过他情绪一向不轻易外露,故而面上不显。
桑溪也跟乔安他们事无巨细地交代了许多,这几个月以来,桑溪把能教地都教给了他们,还事先偷偷在井中倒了许多灵泉水。
她有意无意地用普通井水卖了几天吃食,大概是调料味很丰富,虽然味道不如用灵泉水好,但是仍旧不错,生意没有因此变得不好。
所以她也打算让好运来逐渐摆脱对灵泉水的依赖,毕竟离这么远,交通不便,总不能从郡府专门雇车专门运水。
成本太高。
最后好运来烧烤铺的掌柜定下的是乔安,火锅店是春喜在管。
桑溪交代了许多东西,几个人都听的很认真。
然后桑溪开始准备好去郡府的行李,他们的行李不多,很快便收拾好。
四天之后,桑溪与顾怀山坐着雇好的马车踏上了去郡府的路。
第129章 东来客栈
路途遥远,少见的要坐一天一夜的马车,马车一路向北疾驰。
桑溪做了干粮和点心,留着路上吃。
包括除了红烧肉,顾怀山最爱吃的戚风蛋糕。
不过她手臂受伤,这些东西都是在她的指挥下,顾怀山亲手做的。
他虽然平日里用在书房帮她的忙,真要自己做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好在他聪明,一笼做不好,第二笼也能做的差不多。
马车夫是镇上找的,平日里也经常租用他的,算得上是熟客。
到了半路饭点的时候,桑溪还把做的干粮分给他吃。
马车夫是个四五十岁的大叔,为人亲善,桑溪与他相处的很好。
“我听说顾二郎是县试第一名,真是才学出众啊。”半路休息的时候,桑溪给马车夫一张薄饼,还有腌好的萝卜条,马车夫赞叹道。
车夫姓刘,桑溪叫他刘大叔。
“过奖了。”
顾怀山对外人总是惜字如金,说了一句话之后便不再多说。
但手上却给桑溪卷了一张薄饼,涂上她自制的甜面酱,送到她手边。
看向桑溪的时候,眼睛都带上了一分温柔。
大抵是受了伤,桑溪也习惯了他的照顾。
接过他卷好的薄饼,便吃了起来。
刘大叔在一旁看着他们,又道,“知道心疼娘子,以后必有大作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