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坐井观天(5)

作者:南瓜夹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啥活?干多久?工钱咋算?”已经习惯农闲时期家里男人们会结伴出去找点活干的李桂英问。

“卸煤,老板包吃包住,一天十块钱,干一天算一天最少干一个月。”

一天十块还包吃包住,听起来还是很不错的,要知道这年月就算城里的厂子工人,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就是一、二百,条件差一点的人,家里面都得数着粮票和钱票过日子。

可这一天十块钱干的是啥活?

李桂英是看过丈夫他们卸煤的,黑重的煤块、煤粉还有煤渣,从火车上卸装到老板的拖拉机上,在从拖拉机卸到煤场里面。

一天从早到晚就是不停的装车卸车,拉煤铲煤。早上洗干净出去,晚上一身黑的回来,头上、身上、脸上、手上、衣服裤子鞋袜上都是煤灰,天黑的时候人进门要是不笑,根本就看不清楚他们在哪里。

李桂英心疼丈夫,有心不想让他去,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来。

如今家里面二老虽然没有明着说分家,全家人也始终都在一个灶台里吃饭。但自从三个儿子都娶妻之后,每年除了地里面的粮食和家里的牲畜二老还管着之外,其余儿子和媳妇们零散打工和做活的钱他们已经不会再要,都让他们自己收用。

钱是让他们自己收着用了,事老人们也是不在管了,基本上除了吃饭、电费还有税款之外,剩下的一切收入支出都让他们自己负责。

现在已经是八月底,闺女明天就要开学,学费、书本费、学杂费什么的是一定要缴。她这一胎估计过完年就要生,到时候坐月子、养身子、喂孩子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往后算,秋收之后公粮虽然是家里面缴付,但村里和乡里按照人头收的三提五统却是要他们自己缴纳,就算女儿还小不用交,他们两口子加起来也得几百块。

越想感觉要用钱的地方就越多,手里的那一点点算来算去怎么都觉得不够用,要是不让丈夫出去做短工,估计这个年过完之后,他们家就得和村东头的五保户人家一样,给村里打欠条了。

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李桂英起身炕梢那边去关灯。

感觉到妈妈的手伸过来抓灯绳,始终没睡听着父母谈话的徐诗梦小声说道:“妈妈,你能把纱巾给爸爸让他卸煤的时候遮住脸吗?马老师说挖矿和卸煤的时候扬起的灰尘吸到鼻子里对肺不好。”

马老师是他们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他们小学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还有这说法?既然是马老师说的,那咱就听一听,明早我找一条旧纱巾给你爸。对了,还得告诉妈和月华那边。”

徐诗梦就在老妈的絮絮叨叨中逐渐睡去,好久都没有做梦的她,在今晚又梦到了那个五光十色精彩纷呈的世界。

第三章

把挂在墙壁上的万年历又撕下去一页,看着上面用黑字写着八月大,三十一号的字样,徐诗梦背好书包准备去学校。

徐家村的位置距离镇子还算近,所以村里的孩子们都可以到镇上去上小学和中学。但是他们村子却是在山沟沟里面,从村子到联通外面的马路,步行就要二十几分钟,在沿着马路走到镇子上的学校,三差不多还要在走上二十几分钟。

赶上脚程慢一点,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上学路上就得用上将近一个小时。

因此村里的孩子们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喜欢结伴一起走,这样路上不但能聊天说话还能互相照顾。

所以只要是上学的日子,不管是风霜雨雪,家住在村里最里面的那个孩子总会最早出门,一户一户的来到小伙伴们的家门口,叫上大家一起上学。

女孩子里面,之前这个工作都是属于李美凤的,但是从去年开始,家住在村子更里面的徐诗梦上学了,就很自觉的从表姐手中接过了这个活计。

因为要叫着小姐妹们一起上学,徐诗梦每天都要提早出门,不过她本人倒是挺喜欢做这件事情。

每当看着伙伴们因为她的召集而聚集在一起的样子,徐诗梦莫名的就会有种小小的成就感。

走出家门没几步,刚转过一个弯,就在一座土石房子的大门口看见挎着土黄色旧帆布书包正在等着她的美凤姐。

扬起笑脸甩着粗麻花辫,徐诗梦小跑几步追上去,两个人汇合之后,在一家一家的去接其他要一同上学的小姐妹们。

徐家村人口不多,总共五、六十户人家二、三百人的村民,都是徐氏家族的人。

从建国之前开始,徐氏家族就在这边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与他们比邻而居的,还有嘎叉村和邻水村。

嘎叉村就在前面岔路口的位置,临水村顾名思义,在一条小河的旁边,位置在马路的对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