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邻居听了老熟人的话若有所思,想着自己是不是也找个时间回老家去祭祖,不求别的,只求老祖宗保佑他们一家老小平平安安就可以了。
正在被邻居和熟人们议论的老徐家一家人此时早已经回到老家,祭祖完成后,今天正是老徐家给他们家的大孙女办升学宴的日子。
徐家村的人口并不多,以往有什么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算上其余的亲戚朋友,一般的人家也就摆了十几桌,绝对够用了。
而徐家人想着这一次给诗梦办升学宴,是个大喜事,特意办了二十桌,想着这预备出来好几桌,这总是够用了吧?
却没想到真到了升学宴这一天,只要是认识的,听说他们家要办升学宴的人家都来人参加了,绝大部分都还带着孩子,说是过来沾沾喜气,说不定孩子能开窍,也考出个帝都大学让家里面扬眉吐气。
徐元海穿着一件雪白的老头衫,外面罩着一件深蓝色饿长袖,一条褐色的裤子,脚下踩着一双新布鞋。
他站在老院子的门口,身旁有一个铝制的大金属盆,金属盆内装着满满登登卤制出来的红皮茶叶蛋。
只要是来到他们家门口的,不管是不是过来参加升学宴,不管有没有随礼,徐元海都会用勺子从大铝盆里面捞一个茶叶蛋迟来,递给来人请他们吃福蛋。
这是南皋乡的传统,谁家有喜事了,不管是结婚、添丁、满月、百天还是家里面有人升学,主家都会煮上一些红皮的鸡蛋,分发给过来道喜的亲朋好友,寓意将自己家福气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都能有此好运。
这种拥有着特殊寓意的红皮鸡蛋就被大家伙称为福蛋。
按照往常的传统,分发出去的福蛋一般都是有数量的,比如六十六、八十八、或者九十九,先到先得取顺顺利利、发大财或者长长久久的寓意。
但是徐家这一次发的红皮福茶叶蛋,却是没有数量的,从祭祖的那一天开始,徐元海每一天都要做一锅的茶叶蛋出来,站在门口给大家发,到今天已经两、三天了。
这要是换成别人家,分出去的鸡蛋早就没人吃了,毕竟现在谁家都不差那么一口。
但徐元海家的福蛋不同呀,这可是考上帝都的孩子家里面分出来的福蛋,不但没人嫌弃,还永不应求,家里的大人们为了孩子,时不时的就要凑过去,就是想在多得一个。
对于这些一而再,再而三过来要福蛋的亲朋们,徐元海没有一点的不耐烦,他站在门口笑呵呵的听着大家对他的恭贺,握着手里的勺子专挑个头大的鸡蛋给大家往外舀。
如果过来要福蛋的是孩子,那老爷子就更开心了,不但给打个儿的,还给双倍,还逗孩子让他们带回家去之后配上油条一起吃,这样就能考一百分了。
看着围着自己身旁乱窜的那些孩子们,已经年近七旬的徐元海此时笑的如同他身旁的那些小家伙们一样。这么多年了,在村子里住了那么长的时间,徐元海觉得今天就是他最长脸的时候。
大孙女给他争气,徐元海的底气就足,操劳了那么多年弯下去的腰,今天神奇的站直了,整个人看上去都显得特别的精神。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院子里徐诗梦的脸都快要笑僵了, 这是继她以南皋乡小学第一名的成绩被市一中录取后,她又一次在村里享受到了‘文曲星’的待遇。
凡是带着孩子过来的亲戚朋友,家人长辈们, 毕竟要拉着自己家的孩子让他们过来看看自己,指着自己让家里面的孩子以她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也考个好大学。
那些被拉过来的孩子里面,有一些徐诗梦认识,有一些徐诗梦也是第一次见面,看着那些要喊她姐姐甚至小姑、小姨的小朋友们用或是天真或是哀怨的目光打量自己,徐诗梦也觉得有些尴尬。
作为经常被长辈挂在嘴边的那个老谁家的小谁谁,作为时不时就要被拉出来鞭策同辈甚至是下一辈的对比人物, 徐诗梦自己都能察觉的出来,她好像在孩子圈中不是那么受欢迎。
但仔细想想也正常, 任谁天天被别人比着, 也不会对父母长辈们口中的那个‘榜样’有啥好看法。
不信看关美琳, 她和许盛达这对表姐弟心中的那个小疙瘩,还是上了一中之后才慢慢解开的。
一波人走一波人来, 没过多久就又有亲戚找过来想要她的复习材料和课堂笔记, 徐诗梦闻言轻车熟路的从放在身后的袋子里取出了一叠装订好了的复印纸, 交给了找过来的亲戚。